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音乐家   
[11] 评论[0] 编辑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Nakamura Hiroko,1944~)日本女钢琴家。演奏感情纤细而富于动感。
#$$$$$$$$$$$$$$$$$$$$$$$$%

 

#3$$#%%%%%%%6$

 

#$$$$$$$$$$$$$$$$$$$$$$$$%

 

#3$$#%%%%%%%6$

 

#$$$$$$$$$$$$$$$$$$$$$$$$%

简介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3$$#%%%%%%%6$

在英语中,钢琴家是指“钢琴演奏者”。在中文中,钢琴家则是指具有公认地位、造诣较高的职业钢琴演奏者。钢琴家可以进行独奏,或者与乐队一起协奏,或者在室内乐队中担任一个角色(例如,与小提琴家以及大提琴家组成钢琴三重奏)。钢琴家也为独唱或合唱进行伴奏。职业钢琴家往往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训练的。很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钢琴是作曲的一项基本训练。 #$$$$$$$$$$$$$$$$$$$$$$$$%

钢琴是乐器之王,因此,钢琴家比其它乐器的演奏家有更多的机会举行个人音乐会表演。在一流的演奏家里面,无疑,钢琴家是最多的。某个钢琴家往往擅长演奏某位作曲家的作品或者是某一地域作曲家的作品。比如,鲁宾斯坦就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而布伦德尔就擅长德奥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被视为西洋乐器。虽然专业的音乐学院开设了钢琴专业培养职业钢琴演奏家,但民间直到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才拥有钢琴并让子女学弹钢琴。自2000年来自深圳的李云迪获得国际肖邦钢琴比赛首奖后,中国掀起一股“钢琴热”,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孩童涌进各种培训中心学习钢琴。但是,中国还未产生顶级的钢琴家。在年轻一代的钢琴家里,李云迪郎朗陈萨等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的中国钢琴家。

#$$$$$$$$$$$$$$$$$$$$$$$$%

相关资料

中国大陆把“The Pianist”译为“钢琴师”并不确切,无论意译还是直译,都应译为“钢琴家”;正如不能把小提琴家译成小提琴师一样(“师”好像有修理钢琴的意思)。而台湾把它译为“战地琴人”则更荒唐离谱,“琴人”好像是生造名词,而“战地”两字完全是强加的,原文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而且以战地记者等习惯说法,“战地”两字给人以随军作战、报道的印象,而实际上这位钢琴家和军队毫无关系,只是浩劫的幸存者。  

www.18art.com

《钢琴家》

#3$$#%%%%%%%6$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童年从纳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经历是波兰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个价值观念。但是长期以来他一直逃避着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曾经拒绝了《辛德勒的名单》,因为他认为影片的题材和他的经历过于接近。而十年后波兰斯基终于有了勇气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并将其通过自己的电影创作表达出来。“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与我过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较,因为它把我带回了那个我仍然铭记的时代。” 钢琴家二战期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长体验,可以肯定的说这部电影融入了他个人的感悟。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

#$$$$$$$$$$$$$$$$$$$$$$$$%

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影片是投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8分钟的长度也是参赛片中最长的一部。可以说这是波兰斯基的雄心之作,不仅寄托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能否摆脱最近几年低迷状态的一个考验。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真实的故事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

《钢琴家》是奥斯卡唯一亮点: 一双修长、优雅的艺术家的手,在键盘上潇洒地起伏、流动,肖邦那令人沉醉的小夜曲,随著电波,穿过凝重的波兰上空,抚慰著那些被迫在眉睫的战争而绷紧的心。纳粹德国的飞机、大炮声越来越近,艺术家的手在倔强地飞舞著,音乐在试图压倒隆隆的炮火声……但它终于被一颗炸弹淹没、窒息了。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y)用艺术的美丽揭开了纳粹血腥屠杀的序幕。

#$$$$$$$$$$$$$$$$$$$$$$$$%

这部描写二战时一位波兰犹太艺术家幸存经历的电影《钢琴家》(The Pianist),风靡了欧洲,震撼了美国。它被法国、英国电影协会都评为“年度最佳影片”,并获坎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23日又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改编等三个重要奖项。《芝加哥论坛报》评价它是“一部史诗般的杰作!”《洛杉矶时报》赞誉说,“《钢琴家》达到了伟大的程度!” 《钢琴家》并不是虚构作品,它是根据波兰钢琴家斯兹皮尔曼(Wiladyslaw Szpilman)的纪实回忆录改编,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是个真实的故事。

www.18art.com

后记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在这之后,钢琴家才和德国军官的妻子联系上。在新版的《钢琴家》一书中,列了几页这位德国军官在战争期间寄给妻子的战时日记。如果说电影“钢琴家”是近几年来我看到的最好电影之一的话,《钢琴家》一书同样是近年来我读到的最令人感动的书之一,而这本书中最让人震撼的是这个德国军官的日记,他当年的思考简直超过许多今天的所谓知识人。他不仅反对纳粹,同时早就对发生在苏联的红色暴政有清晰的认识。我在这里仅摘录几个片断:“这里正进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性的屠杀……法国的断头台,苏联的秘密警察都无法与之相比。……这是一个政权教给那些本来不会伤害别人的平民这样去做的。我们所有人都在犯罪……我们不能被饶恕。谎言是所有邪恶之最。所有恶行都由谎言开始。我们一直被灌输谎言。公众一直被欺骗,没有一张报纸不说谎……工人们都跟著纳粹走了,教会沉默不语,中产阶级吓得不敢有任何表示,知识份子同样。在过去十年来,任何个人都无法自由表达任何意愿。对那些谎言制造者必须以武力制服。” 这位真实的德国人的故事,更使我坚信,人绝不是以种族分类,无论在哪个种族中都有人性的美丽和人性的邪恶。斯兹皮尔曼的这部纪实作品早在1945年战争一结束就写出了,并在次年出版,但书很快被波兰当局查禁。因为他的书不仅写了纳粹的残忍,同样描写了乌克兰人立陶宛人做纳粹帮凶的残暴;还有那些向纳粹出卖犹太人的波兰败类。同时也抨击了犹太人本身:那些被纳粹雇用的犹太人“在穿上警服、戴上警帽、拿起警棍的那一瞬间,他们的天性立刻变了,马上焕发出盖世太保精神。”这样的内容当然不被波兰当局容忍。 #3$$#%%%%%%%6$

斯兹皮尔曼的书直到三年前才被重新发现。1999年底被译成英文后,立即成为畅销书,进入伦敦自传作品前五名,

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登上《洛杉矶时报》畅销榜,并获“全球犹太人文学奖”。也是浩劫幸存者的犹太导演波兰斯基去年把它搬上银幕之后,《钢琴家》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 《洛杉矶时报》书评家富兰克(Michael Frank)说,“它是传记文学的伟大贡献,是永恒的历史和人类价值的记录。”《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斯兹皮尔曼的回忆录是一个清晰的声音,升起在这种声音消失的世界。我们幸运地有他这位见证人。”影评家说,“音乐是他的激情,而幸存成了他的杰作。” 虽然《钢琴家》今年没有获得最佳影片奖,但我丝毫不怀疑,它会像《辛德勒的名单》、《人生是美丽的》一样,被列入世界经典影片的行列。影片开始时,是1939年9月纳粹进攻华沙,斯兹皮尔曼弹奏的肖邦小夜曲成为波兰电台播出的最后一支乐曲。影片结尾时,是1945年波兰获得自由后,波兰电台播出幸存的斯兹皮尔曼弹奏的6年前被迫中断的同一支乐曲(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那双被砖头磨出老茧的手,那双扒开冒烟残墙的手,那双被严寒冻僵的手,那双捧起漂著死蚊虫的水送向嘴边的手,那双从德国军官手里接过面包果酱的手,再次奏起肖邦那轻柔、美丽的小夜曲──它是音符取代子弹,文明战胜邪恶的宣言… #$$$$$$$$$$$$$$$$$$$$$$$$%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1406727.htm www.18art.com

2、http://baike.baidu.com/view/1406727.htm

#$$$$$$$$$$$$$$$$$$$$$$$$%

附件列表


1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村由利子    下一篇 丹尼·叶夫曼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