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音乐家   
[26] 评论[0] 编辑

伯纳德·海廷克

伯纳德·海廷克
伯纳德·海廷克
伯纳德·海廷克,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年轻时曾担任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手。在师从莱特纳培训一年之后,1955年便当上了该乐团指挥,四年后成为首席。1967年受聘出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69年升任艺术总监直至1978年。自1961年起海廷克便是北欧首屈一指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的主要领导者,30多年来他和这个乐团都极为活跃,音乐会演出和唱片录音成果丰硕,他们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和协奏曲全集、李斯特交响诗全集,尤其是德彪西乐队作品全集和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都是爱乐人士乐于称道的佳作。 www.18art.com

个人简介

芝加哥交响乐团宣布任命两位世界顶级音乐家:伯纳德·海廷克和皮尔·布列兹。海廷克被任命为首席指挥,这一任命是为了填补担任这一职位15年的巴伦博伊姆的辞职所留下的空缺。同时这也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因为

伯纳德·海廷克作品
伯纳德·海廷克作品
乐团还在继续寻找音乐总监。“在音乐总监的寻找过程中我们不遗余力,为的是选择一个最好的音乐领导人,同时他也完全适合芝加哥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董事主席WilliamStrong说,“我们打算花些时间以做出决定,因为这一人选将长期服务于乐团和我们城市。” #$$$$$$$$$$$$$$$$$$$$$$$$%

海廷克曾经在1976年首次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这次任命以后,他将在每个演出季中带领乐团演出4-6周,其中包括在芝加哥和巡演中已经计划的演出。虽然海廷克按照计划将在10月带领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第三交响曲,但是他将正式担任这一职务从2007-2008年演出季。海廷克说:“芝加哥交响乐团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乐团,它拥有非凡的遗产和传统,成为这一传统的一小部分使我非常自豪。”

#$$$$$$$$$$$$$$$$$$$$$$$$%

同时,布列兹被任命为2006-2007演出季荣誉指挥。他和乐团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69年,从1991年以后,担任每年的常驻演出,1995年被任命为首席客座指挥。布列兹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了大量的录音,其中8个获得格莱美大奖。他的这一职务将包括每个演出季3-4周演出,既包括巡回演出也包括一些幕后工作,比如试演和培养人员。声明中说,他将在秋季带领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出马勒第七交响曲

#$$$$$$$$$$$$$$$$$$$$$$$$%

布列兹说:“被任命为荣誉指挥我不仅非常高兴而且深受感动。我的感激和快乐远远超越这一职位本身,因为这意味着我将继续与这些卓越的音乐家、团队和第一流的组织高效的合作。”

www.18art.com

个人作品

伯纳德·海廷克
伯纳德·海廷克
唱片选粹:

#$$$$$$$$$$$$$$$$$$$$$$$$%


◎Philips422971-2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www.18art.com
◎Philips412735-2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Philips434155-2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www.18art.com

◎Philips438751-2、438754-2李斯特:交响诗全集(伦敦爱乐乐团
◎Philips416466-2马勒:第九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


◎Decca417581-2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伦敦爱乐乐团) #$$$$$$$$$$$$$$$$$$$$$$$$%

作品简介

交响声乐作品:马勒《大地之歌》(海廷克)
指挥:伯纳德·海廷克
演唱:詹姆士.金(男高音);珍妮.贝克(女中音)
演奏:阿姆斯特丹音乐堂管弦乐团唱片 #$$$$$$$$$$$$$$$$$$$$$$$$%
评价:企鹅三星带花
简介: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西米亚,是个酿酒场老板的儿子,10岁那年他在家乡举行一场钢琴独奏会,隔年他

伯纳德·海廷克作品
伯纳德·海廷克作品
被送到布拉格念书,但念了两年就因为他身体虚弱便休学返家,在1885年,一位听过他演奏的农场经理觉得他的天份非凡,便建议且带他至维也纳音乐院接受当时有名的钢琴教授JuiliusEpstein的指导。但在他获得学校钢琴比赛的冠军後,他反而想转往作曲方面发展,同时他也在维也纳大学修读哲学课程并私下研读Bruckner(布鲁克纳)的文章。两年後,他在学校一面教授钢琴,也一面在为他第一个作品写剧本,而这第一个作品就是「DasklagendeLied」(悲伤之歌)。 www.18art.com

他指挥生涯的开始是从1880年,在奥地利北部的小剧院。1883年至1885年他又换到另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与一位女歌手有一段没结果的恋情,黯然离开到布拉格工作,这时他还为这位歌手女友写下一组歌曲,连歌词也是他写的。而在布拉格时,他演出Mozart(莫札特)及Wagner(华格纳)的歌剧深获J.Brahms(布拉姆斯)的赞赏。在他三十一岁时便担任了汉堡歌剧院交响乐团指挥,之後又曾在莱比锡担任当时最负盛名的指挥家ArthurNikisch的助理指挥,以及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达十年之久,而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灿烂活跃的时期,但因为他广大的名声加上大力改革,引起树大招风,使得他不得不离开维也纳歌剧院。1909年他获聘为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并在同时也指挥大都会歌剧院。後来因为心脏病加重,1911年2月回到他的故乡,5月18日便过世於维也纳。

#3$$#%%%%%%%6$

他重要的作品包括多首交响曲,他的作品和声并非很和谐,主题也变化多端伏很大,并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许多民谣,像在第二、三、四号交响曲皆有出现)、圣咏调般的乐句,第八号则采用一首拉丁赞美诗,他的作品中的「大地之歌」(DasLiedvonderErde)甚至还使用了一组联篇的中国诗(cycleofChinesepoems)。目前现存的交响曲中最长的有几首都是马勒的作品。在第三首交响曲便有六个乐章,而第一乐章就有45分钟长。第八首有「千人交响曲」之称因为当时在慕尼黑首演时台上就是这麽多人。而有几首交响曲乐团的规模,也较当时其他作曲家所使用得庞大。因此在音色变化、情感处理也显得比其他作品家的作品来得不寻常。 www.18art.com

作品简介:《大地之歌》,完成于1908年。当年,作者来到奥地利西部一个叫杜布拉赫的村庄,面对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无限感慨,他读着德国作家汉斯·贝特格翻译的唐诗《中国之笛》,东方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悲壮情怀激起这位西方作曲家的强烈共鸣。逐选了其中的七首唐诗,写成《大地之歌》。这是一部加入人声的、作者称之为“为男高音、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其中包括李白、王维、孟浩然的诗作,全曲共分六个乐章。 #3$$#%%%%%%%6$

第一乐章:愁世的饮酒歌,奏鸣曲式,双重呈示部,歌词为李白的《悲歌行》。乐章以古诗的歌词为基础,作者将诗分为三段,每段都用“生是黑暗的,死也是黑暗的”作为结尾。这首诗的原意为:人的一生不过百年,面对这一现实,最好的方法是以酒浇愁。音乐以赞美生活开始,以痛苦欲绝告终。第一呈示部的引子悲愤激越,由圆号齐奏、小号助奏出呼叫般激动的动机,然后,男高音独唱主部主题。这是一段难度很高的乐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的愤懑和反抗:第二呈示部基本是第一呈示部的变化重复,由男高音唱第二段歌词。展开部先由加弱音器的小号与英国管交替奏出引子动机,接着小提琴与单簧管构成充满美的幻想与和对生活渴望之情的二重奏。当男高音再次激昂地歌唱时,抒发了一种对有限生命的怀疑与绝望。再现部较短。每唱一次“生是黑暗的,死也是黑暗的”时,都移高一个调,音乐显得暗淡无光,乐曲在高昂但却有些单薄的旋律声响中结束。 #$$$$$$$$$$$$$$$$$$$$$$$$%

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奏鸣曲式,双重呈示部,原歌词已无可考证。诗句描写了秋日的景象“花儿枯萎,叶落飘零”,它是一首孤独凄凉的情诗。第一呈示部的引子是小提琴奏出的无穷动式的流动旋律,几乎贯穿全乐章。在这平淡得甚至有些呆板的背景上,双簧管奏出那“悲戚的孤独者”的忧郁暗淡、孤单凄凉的主部主题:接着,单簧管奏出副旋律和之,女中音用缓慢的曲调饱含辛酸地倾吐出心中的惆怅,副部主题由第一圆号独奏。第二呈示部基本上是第一呈示部的重复,没有出现“悲戚的孤独者”的主题,而直接用女中音独唱主题的变化重复句。经过短小的展开部,双簧管与歌声交织一起,辛酸、忧伤的旋律,更加重哀怨与痛苦的情绪,催人泪下。最后,双簧管又吹起那“悲戚的孤独者”的主题,音乐回到充满疲惫、怅惘之情的气氛之中。

www.18art.com

伯纳德·海廷克作品
伯纳德·海廷克作品
第三乐章:青春,歌词作者署名李太白,但原诗已无处查对。这是一首青春的欢快颂歌,是整首交响曲在多灾多难的人生旅途中一首美好的插曲。乐曲的引子是长笛、双簧管演奏的流畅跳跃、轻松活泼的五声音阶旋律,表达了古香古色很有特色的中国情调:接着,男高音轻快潇洒的唱出了以李白诗句为词的清新、喜悦的主题,描写了一群青少年在亭中相聚,欣赏着池中倒映的美景,他们谈笑风生,饮酒赋诗。中段在木管与小号顿奏第一主题后,木管以轻快的顿音与之对奏,由男高音唱出了平稳而豪壮的主题。当小提琴变化重复上面主题时,使人心情特别舒畅,充满青春活力,并对美好幸福的未来寄予希望。但后面的歌声,尤其是弦乐下行大跳的动机反复,给这种希望蒙上了一层灰纱,使之带上虚幻的色彩。再现部较短,那清新的曲调还是那样明快,那些忘却现实的书生们依然吟诗对答,但这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www.18art.com

第四乐章:美女,复三部曲式,原诗是李白的一首《采莲曲》。乐曲在长笛平行三度活泼的颤音背景上,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了柔和的引子动机,小提琴高音区的演奏,表现了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长笛吹出五声音阶的旋律,引出了第一部分女中音缠绵、悠闲而甜蜜的歌声,这是一个不紧不慢的五声音阶的旋律,歌中唱到“英俊的少年在岸上绿柳中骑马奔驰”:副旋律是在小提琴分解和弦音型伴奏下的女中音独唱,细腻地刻画了少女的内心世界,使人仿佛看到东方少女的音容笑貌。接着是引子与主旋律的变化重复,描绘了少女、少男们在醉人的风景中相遇的情景。中间部是引子与主旋律的展开,几个器乐段落充分调动了动机发展、转调等手段,还加入曼多林、钢片琴、铃鼓的配器,把“空断肠”的情绪描述得近乎绝望的程度。再现部在主旋律与副旋律间插入了一个展开句,展开句前,小提琴以深沉含蓄的音调再一次表现了采莲女的妩媚与多情。最后,音乐渐渐平静地结束在很不稳定的四六和弦上,使“断肠”之感更加强烈,仿佛痴情少女以若有所失的目光追随着远去的少年,陷入无际的遐想之中。

#3$$#%%%%%%%6$

第五乐章:春天的醉汉,复三部曲式,原诗为李白《春日醉起言志》为了体现描写醉酒者姿态的意图,乐曲一开始就由木管乐器奏出满是装饰音的音型,运用了很不稳定的速度与调性,打破了前一乐章结束时的寂静,主题呈示的是一首大自然春意盎然的迷人旋律:紧接着是发展句简单的变化与重复。中间部分得到充分的展开,独奏小提琴一会儿活泼轻快,一会儿抒情抑郁。随后,男高音演唱了坚定有力的“人生如梦”曲调。音乐很好地描绘了在梦幻一般的世界里,借酒消愁者如醉似醒的神态。作曲家把他们对生活的咀咒和希望,全部奇妙地交织在各种旋律、调性和配器之中。同时还以其精湛的配器技巧,使我们感到了微寒的“春风”,嗅到了沁人的“花香”,不时听到几声“流莺”动人的歌唱。再现部中加进一些木管上行、下行的流动音阶,进一步描写醉酒者的神情。音乐最后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好象醉汉又借酒浇愁、逃避现实,拿起酒杯狂饮不止。

#$$$$$$$$$$$$$$$$$$$$$$$$%

第六乐章:永别,双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歌词前半段来自孟浩然的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后半段来自王维的诗《送别》。乐曲的开始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低沉压抑、阴森恐怖的大锣与低音声部长音和弦的背景上,引出双簧管反复吹奏的极度凄楚、痛苦的回音音调:在引起小提琴感慨共鸣后,女中音首先唱出冰冷失神和痛苦忧郁的呈示部主部主题,凄凉的木管不时在上面飘动,更添愁情,表达了主人公与朋友告别时的彷徨不宁的心情。双簧管在单调的、不规整的节奏音型伴奏下,以较长的经过句引出副部主题。展开部的第一部分,女中音继续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第二部分是器乐段落,感情变化幅度很大,基调虽未变,但却很有生气,充满温暖和人间的爱,它是对美和生命的热烈赞颂。不过,很快被大锣阴森的音响毁灭,乐队音响由高而低,把人推向幻灭的深渊,虽然对人生还有所眷恋,但命运却使人不得不抛开尘世,去寻找栖身的地方。再现部的歌词用王维《送别》,这是辞别尘世的断肠哀歌,葬礼进行曲似的节奏一直贯穿其间,音调充满悲凉凄切的情绪。乐章的结束部是马勒自己写的一段歌词,用来抒发他对人生、对大地的眷恋之情。当歌曲唱到“永远”二字时反复了七遍,似乎主人公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将离开人间转入另一个世界,从而和大地诀别。音乐在极弱的力度中,不知不觉地消逝了。 #3$$#%%%%%%%6$

相关条目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www.18art.com


阿诺尔德·勋伯格
埃克托·柏辽兹

#3$$#%%%%%%%6$


安东·鲁宾斯坦
本杰明·布里顿

#3$$#%%%%%%%6$


彼得·柴科夫斯基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古斯塔夫·马勒 www.18art.com

参考资料

http://www.iyue.net/Modules/News/News.aspx?NewsID=56 #3$$#%%%%%%%6$
http://edu.21cnmc.com/NewsInfo.aspx?id=88&zid=158&sid=165&nid=166
http://bbs.sogua.com/showtopic.aspx?forumid=10&topicid=31039&go=next
#3$$#%%%%%%%6$

附件列表


26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伯恩斯坦    下一篇 佐尔坦·柯西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