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胡
中国擦奏弦鸣乐器。又称曲胡、二弦。主要流传于河南、山东一带,是河南曲剧、山东琴书、吕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坠胡的前身是小三弦。在为说唱、戏曲伴奏时,艺人感到弹拨乐器的效果难以与唱腔妥贴配合,遂仿效胡琴,改用马尾弓拉奏,并将琴鼓改为胡琴的琴筒,形成坠胡。坠胡琴筒状似四胡,但短而粗,用铜板或硬木制作,前口蒙蟒皮。琴杆和琴头似三弦。琴杆兼做指板。张两弦。一般定弦为a、d1,音域a~d3。除伴奏外,还用于合奏和独奏。
www.18art.com
![]() |
坠胡 |
二弦1.谓月亮的上弦与下弦。
2.指两根弦的乐器。(1)一种弹拨乐器。《清续文献通考.乐七》:"二弦本番部乐,樟木为体,曲首,桐面,长方形,底有孔,通常三尺。"(2)即二胡。《清续文献通考.乐七》:"二弦等于二胡,惟槽之前后均冒皮,出音较沉,中音部乐器。"参见"二胡"。
3.丝弦之细于老弦而粗于子弦者。
#$$$$$$$$$$$$$$$$$$$$$$$$%
坠胡与宋代陈旸《乐书》所绘奚琴在形制上极为相似,特别是两轴置于琴杆右侧,为中国广大汉族地区流行的胡琴类拉弦乐器所仅有(朝鲜族奚琴与其相似),可能是其遗制。福建泉州开元寺(初建于唐代,明代重修)紫云殿斗拱乐伎木雕中有演奏二弦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IV—62)。
坠胡,又叫“曲胡”或“二弦”,是河南曲剧和山东琴书、吕剧等的主要伴奏乐器。它们流行于河南、山东一
![]() |
坠胡 |
带,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人民喜爱。除用于曲艺和戏曲伴奏外,还可独奏或合奏。 音色浑厚、高亢、柔美,同时还可以模仿各种特有的声音(如各种动物的叫声,人的笑声、哭声等),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乐器。
#3$$#%%%%%%%6$
坠琴已有近百年历史。清代末年,在河南流传着“莺歌柳”和“三弦铰子书”等说唱音乐形式,为它们伴奏的主要乐器是小三弦。经过民间艺人长期的演奏实践,深感弹拨的小三弦与演唱者的拖腔不能紧密配合,难于满足艺术要求,于是有些艺人就仿效胡琴,在小三弦的外弦和中弦之间穿上一支马尾弓(保留里弦做共鸣弦),作为拉弦乐器使用,在伴唱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拉三弦”。
后来,在说唱艺术中随着女演员相继出现,演唱者的音区和音色有了显著区别,为了提高乐器的定弦和增加音色的明亮度,适应坠子书发展的需要,进而又把“拉三弦”的蟒皮面改为桐木板面并去掉里弦,逐渐形成今日的坠琴。与此同时,河南曲剧也采用这一方法,将伴奏的小三弦琴鼓改为胡琴的琴筒,形成今日的坠胡。 #3$$#%%%%%%%6$
坠琴和坠胡,多以四度关系定弦,常定为a 、d1 ,音域从a ~d3 ,一般有两个半八度。坠胡源于唐代奚琴,现仅流行于福建和广东,用于广东音乐、潮州丝弦、潮州大鼓、福建南音。二弦:我国古老的拉弦乐器。历史悠久,形制独特。流行于闽南和闽西一带的福建二弦,用于“南音”、“笼吹”、“八乐”、“十班”和“锦歌”等民间器乐及民间唱奏形式的演出。在早期广东音乐中,坠胡是领奏乐器,又称为“头弦”,也是是潮州音乐中潮州丝弦的领奏乐器,在潮州大鼓中也有使用。 福建坠胡与宋代奚琴在形制上极为相近,特别是两轴置于琴杆右侧,为同类型拉弦乐器所独有。福建南音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古老乐种,坠胡也是奚琴遗制流传至今。福建泉州开元寺(初建于唐代,明代重修)紫云殿斗拱乐伎木雕中有演奏二弦的飞天形象。
广东音乐所用的二弦和福建南音所用的二弦结构有所不同。广东音乐中的二弦琴杆木制,琴筒竹制,前端蒙厚蟒皮,后端全空,弦较粗,琴弓较长,发音粗犷,带有沙音,是广东音乐“五架头”之一。粤剧中的霸腔也常用二弦伴奏。
#3$$#%%%%%%%6$
福建南音中的二弦琴杆竹制,并以竹根作为琴头装饰。琴筒采用整块木材挖空而成,以桐木作共鸣板,筒后敞口,弦轴用硬木制成,安装方位与二胡弦轴恰恰相反,装在琴杆右侧。琴弓由竹制弓杆系以马尾而成,但马尾的比较松软。演奏南音二弦,右手需灵活掌握琴弓。且外弦只准用推弓,内弦全部用拉弓,发音细弱,古朴典雅。 www.18art.com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上海音乐学院研制成功三弦坠胡。琴筒用钢板制成,筒长和直径均为10 厘米,前口蒙以蟒
![]() |
坠胡 |
三弦坠胡既保持了坠胡原有的特色,又发展和丰富了表现力,最适于演奏活泼、流畅的乐曲,并可以模拟打击乐器、人声和某些动物的鸣叫等音响效果。七十年代,还研制出一种新乐器——坠板胡。它由琴筒、琴杆、琴头、弦轴、山口、弦马、琴弦和弓子等部件组成。结构是采用了高音坠胡的琴杆和板胡的琴筒,琴杆全长60 厘米,琴筒前口直径10 厘米,长6 厘米。 #3$$#%%%%%%%6$
坠板胡音域宽广,在河南曲剧伴奏中,定弦为g 、c1 ,音域由g ~g3 ,达三个八度。音色介于坠胡和板胡之间,低音柔和近似坠胡,高音清晰,纯净。坠板胡除适于独奏外,与其他乐器合奏音响也融合协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最适于豫剧和曲剧等河南地方戏曲音乐伴奏,也适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 #3$$#%%%%%%%6$
![]() |
坠胡 |
相传很久以前,在乌蒙山区里有个叫阿热的小伙子,每天为头人放牧牛羊,苦度岁月。有一天 ,阿热救了一匹跌落悬岩的白蹄小马驹,精心饲养后长得膘肥体壮,人们都说这叫脚踏白雪乌骓马。小伙天天骑着它去放羊,也练就一身好骑术。一天阿热正在放羊,忽然马儿跑到土司家的赛马场,这里正在进行赛马选婿,开始的火炮刚响过,骑手们像离弦之箭朝前奔去,乌骓马冲开人群,跑到马队最前面。土司远望从天而降的好汉,欣喜若狂,当他看出是自己的奴隶时,阿热惨遭毒打,心爱的小马也被土司夺走了。过了不久,土司请了些山官来家做客,想骑乌骓马显显威风,谁知小马双脚乱踢,摔下土司、挣断缰绳逃跑,土司命兵丁射死乌骓马,小马虽浑身中箭仍跑回了家,阿热一边拔箭,一边给马上药,小马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小伙日夜思念心爱的宝马,有天晚上,乌骓马托梦给阿热:“主人啊,你不要悲伤,用我的皮箍个琴箱,用腿骨做琴杆,尾巴搓成弦,让我们一起咒死土司,再一起欢欢乐乐。”小伙醒来后,用樱桃树做成一支精巧的琴,马皮蒙面,马尾做弦,用手弹出叮咚的音响,这声音有哀伤、有欢乐。从此,三弦就在彝族人民中广为流传。
#$$$$$$$$$$$$$$$$$$$$$$$$%
梁献君,1963年,河南汝州市人。当代曲剧作曲家、曲胡演奏家、教育家。河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曲胡教授,
![]() |
坠胡 |
1999年他率先推出了《曲胡大起板》VCD专辑,2002年又重新推出上下集《中国剧曲》VCD 专辑,2003年首次推出《曲胡教学带》VCD专辑,2004年录制出版了伴奏与欣赏《曲剧50段》VCD专辑,2005年隆重推出了《天上布满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曲胡CD专辑,发行全国各地。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曲剧音乐的重复》、《曲胡在曲剧音乐中的伴奏》、《戏曲乐队伴奏的配器原则》、《滚白及应用》等10余篇专业论文。鉴于他对艺术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005年河南省文化厅授于“河南省文化先锋”的光荣称号。 www.18art.com
![]() |
坠胡 |
坠胡讲究力度控制。坠胡是高音乐器,由于坠胡的特殊构造,坠胡弦线绷得非常紧。因此,在抒情性、歌唱性方面很难表达。如何使二弦的发音达到柔润、甜美的效果,除了运用吟弦、压弦、滑弦、揉弦等技法外,我认为弓和指的力度配合至关重要。坠胡的按弦需要保持一定的指力,而手腕又不能僵硬。按弦力度过轻发音较为漂浮无肉,力度过重则会发出急促而嗦嗦的颤抖声。因此,按弦要达到紧中带松,松紧自如的状态,同时与运弓紧密配合。坠胡的弓毛长而粗,需要使用一定的暗力,要善于运用腕力,运弓力度控制要得当。弓和指的力度配合是坠胡音色好坏的关键环节。 www.18art.com
潮州乐曲源远流长,保留了古代音乐典雅古朴的韵味,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随着民间艺人不断再创造,古老的
![]() |
坠胡 |
民族音乐已经是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坠胡如何把舞台音乐和潮州乐曲的借物喻情,悲欢离合等恰如其份的表达出来,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乐曲进行艺术处理。在演奏慢板时,乐句的抑扬顿挫没有标明,如果用简单的拉奏就觉得苍白无味,如果用感情演奏,就会产生出不同的音乐效果,气度上更加符合乐句进行的需要。在快板特别是二弦变奏时候,气度的掌握和情感的投入更为必要,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出现只顾速度不顾内容,变成一种音符堆砌,缺乏美感。在演奏上,要比较注重音准、节奏、力度的控制,配合感情运音,做到快而不乱,密而不漏,使乐曲形象更为鲜明,达到理想的音乐境界。 #3$$#%%%%%%%6$
坠胡在潮州乐曲和潮剧伴奏中起领奏作用,演奏者的风范会直接影响到乐队的演奏质量。首先必须认真研读乐曲的旋律和曲词,理解和掌握乐曲的内容,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进行艺术处理和情感设计,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情绪和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从乐曲之起承转合,强弱快慢,坠胡都必须起主导作用。潮州音乐和潮剧伴奏属于合奏音乐,需要其他乐手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坠胡虽刚,却能奏出人间至柔至悲的乐曲,琴弦虽细,却能蕴含无穷的真情。坠胡的学问是精深的,它是潮乐演奏的精粹。
#$$$$$$$$$$$$$$$$$$$$$$$$%
http://www.ynne.net/whn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579
http://www.chaoju.com/cz-yiyue/chaoyuejingcuihua2xian.htm
http://www.h-edu.com/htm/200508/2005080811502134.htm
#3$$#%%%%%%%6$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