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枕琴
简介
文枕琴在莆仙一带又称枕头琴,基。 #3$$#%%%%%%%6$
#3$$#%%%%%%%6$
详细资料
在福建,除用于莆田文十音之外,在晋江十番中亦有,当地群众称之为“床”。昔时共有丝弦九条,定音为.6 1 2 3 5 6 1. 2. 3.(.x表低音,x.表高音),以芦苇杆为弓,涂上松香后象小提琴般地与弦磨擦演奏。有坐奏、行奏两种。坐奏时将琴身平置,行奏则扛于左肩,左手扶之,右手持弓。
#$$$$$$$$$$$$$$$$$$$$$$$$%
据考,文枕琴当与古代乐器轧筝、蓁有着密切关系。
轧筝是我国最初的拉弦乐器。皎然(公元八世纪)在《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中写道:
#3$$#%%%%%%%6$
君家双美姬,善歌二筝人莫知。
轧用蜀竹弦楚丝,请哇婉转声相随。
夜静酒澜佳月前,高张水引何渊渊。 #$$$$$$$$$$$$$$$$$$$$$$$$%
美人矜名曲不误,蹙响时时如迸泉。
赵琴素所佳,亦讴世称绝。
筝歌一动凡音轻,凝弦且莫停金(田上缶下)。
www.18art.com
诗中将轧筝的演奏形式以竹棒撩弦,为歌唱伴奏的情景,作了较详细描述。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除《旧唐书》之外.宋代陈(日左杨去木右)所著《乐书》(公元1101年成书)也写道:“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见陈《乐书》卷一百四十六),其状与筝相类。文枕琴与此相似,也是用苇杆轧之。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日左杨去木右)字晋之,闽清人。绍圣中登制科,官礼部侍郎,事迹具《宋史》本传。”《宋史》又载:“(祟宁)二年九月,礼部员外郎陈(日左杨去木右)上所撰《乐书》二百卷。”崇宁二年为公元1103年,若陈(日左杨去木右)之记述与当时福建情况相关,那么,轧筝至迟在公元ll03年前即已流传福建。
#$$$$$$$$$$$$$$$$$$$$$$$$%
宋代出版的《古代合壁事类备要》一书中的筝条里,也记载了一种叫蓁的乐器:“蓁形如瑟,两头惧方,七弦七柱,以竹润其端而轧之。”此后,在明代莆田人姚旅《露书》中,又有关于“蓁”的记载:“蓁形似筝,筝十四弦,蓁九弦。筝长今尺五尺,蓁三尺五寸,以文锌为之。俗云:‘筑也。’但筑旧云‘以竹击之。’今用桃技擦松香,以右手锯之稍似击形耳。”(见《露书》卷八“风篇中”)。这一记载与文枕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是形状结构似筝,长三尺五寸;二是弦数同为九弦;三是蓁用桃枝擦松香,以右手锯之,文枕琴用芦苇杆涂松香,右手持之。姚旅为“万历中布衣”布衣者,平民百姓也,所见当为乡中情况,由此亦可推得,与文枕琴紧相关联的蓁,在明代万历(公元15r3一1619)年间即已流行于莆田。
www.18art.com
如今这一古老乐器重又得以在现实音乐生活中发挥作用。经莆田音乐工作者改革,以钢丝为弦,共十一条,音域达两个八度以上,用马尾弓演奏,在原有推拉弓、打弓、中弓、打指等基础上,吸收二胡、大提琴、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巧,加以溶合,拉、弹并举。音色浑厚柔和,表现力较为丰富。为该乐器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提供了基础。(自《福建民间音乐简论》)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