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石钟山石窟
位置
#3$$#%%%%%%%6$
南诏、大理石窟在云南剑川西南。 #3$$#%%%%%%%6$
#$$$$$$$$$$$$$$$$$$$$$$$$%
概况
石窟始凿于南诏国王劝丰祐时代,终于段氏大理国中期,为相沿近300年之久的古代白族人民的石窟艺术。石窟分布在沙登村、石钟寺和狮子关三个区。沙登村石刻在古道两旁的山石上,有石刻四处,分别雕出弥勒佛,阿弥陀佛、天王等。刻于南诏十世国王、昭成王劝丰祐天启十一年,亦即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沙登村后的佛龛浅而无饰。佛头都是螺状高髻,面部圆满,具有盛唐风格。石钟寺石刻有八窟。第一、第二窟均雕南诏王者像。王者和侍从的冠服是研究南诏服饰制度的珍贵材料。第三至第七窟分别雕释迦佛、菩萨、阿难、迦叶及罗汉等造像,以第六窟最大,长11.64米,雕有释迦、弟子、八大明王、多闻天王和增长天王。第八窟雕像己残。年代最早的大理国段智兴盛德四年,即南宋淳熙六年(1179)。此后有元至元、至正、宣光,明永乐、永历年间的题记。狮子关石刻共有三处。其一是1951年发现的石窟,窟中雕王者与后妃像。其二是刻在狮子关峭壁上的人像,俗称“酒醉鬼像”。其三是雕在从狮子关去石钟寺路旁巨石上的“波斯国人”像。 #3$$#%%%%%%%6$
#3$$#%%%%%%%6$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