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建筑   
[44] 评论[0] 编辑

上京城

上京,是辽王朝的首都,是在契丹本土内建立的政治中心,城址在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侧。上京城由南北两城组

上京城
上京城
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周围总长8916.9米,约合17唐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建辽王朝后,便在918年(神册三年)兴筑政治中心,初名里都。皇都建立在契丹本土内的中心地带,是契丹族倔起的根据地,依托大兴安岭余脉的崇山峻岭,前面为广阔的草原,旁侧为潢河上游及其支流,沿河而下可进入辽海大地,溯流而上穿越大兴安岭则可进入内蒙古高原腹部,在战略上是宜攻宜守的要冲;而且河流两旁的川地上水草丰美,气候宜耕宜牧,是建立城市的风水宝地。
#$$$$$$$$$$$$$$$$$$$$$$$$%

简介

上京,是辽王朝首都,是在契丹本土内建立的政治中心,城址在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

上京城
上京城
建建辽王朝后,便在918年(神册三年)兴筑政治中心,初名里都。皇都建立在契丹本土内的中心地带,是契丹族倔起的根据地,依托大兴安岭余脉的崇山峻岭,前面为广阔的草原,旁侧为潢河上游及其支流,沿河而下可进入辽海大地,溯流而上穿越大兴安岭则可进入内蒙古高原腹部,在战略上是宜攻宜守的要冲;而且河流两旁的川地上水草丰美,气候宜耕宜牧,是建立城市的风水宝地。926年(天显元年)耶律阿保机在平定渤海国后去世,次子耶律德光继皇帝位后,便下令扩展皇都城垣,并兴建起开皇殿、安德殿、五蛮殿等三座宫毁。938年(天显十三年)太宗耶律德光为了举行隆重典礼,接受后晋派遣冯道等使臣的朗贺,接受奉献燕云十六州的图籍,于是新建了宫城的南门,命名为承天门,依照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礼仪举行盛典,改年号为会同,并改皇都为上京5防涝府。辽王朝先后共有九个皇帝,都以上京为首都,直到1120年(辽天庆十年、金天辅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军攻入城内为止,上京城共存在约二百一十年。辽上京城的建立,是契丹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契丹社会从此向封建制转化。契丹族在草原上兴筑的都城,不仅是内蒙古草原上的创举,而且也是蒙古高原上各民族国家兴筑的第一座真正的城市。 上京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周围总长8916.9米,约合17唐里。

#$$$$$$$$$$$$$$$$$$$$$$$$%

皇城

上京城
上京城
北城叫做皇城,位于全城的北半部,是由最先兴筑的皇都改造的。里都选择在潢河(今白音戈洛河、沙粒河)北岸的冲积平地上,西靠一座小山丘,东望潢河下方的河谷,城墙的东、甫、北三面墒都呈直线,西墙的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其中段正位于小山丘顶部,因而形成西面地势高、城中及东面地势平坦的城郭,应是根据契丹人东向的传统习尚而设计的。皇城城墙周长6398米,原高三丈,现今残墒高达9米,一般均残高6米。城墙上加筑有马面等防御设施,现今还可以看到马面残迹。城墙的四面开设城门。东门叫做安东门,南门叫做大顺门。西门叫做乾德门,北门叫做拱辰门,并加筑有方形瓮城。皇都以安东门为正门,即以东门为正门,改筑为皇城后就以南墙正中的大顺门为正门。
www.18art.com


皇城是契丹人聚居区域。城中央筑有官城,也就是大内,是皇帝居住的宫毁区。宫城的南门叫做承天门,是太宗时按照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宫门形制兴建的,门上构筑有城楼,只有举行盛典时才开启中央大门,平时出入官庭,是经由宫墙东、西两侧开设的宫门。东墙上开设的门叫做东华门,西墙上开设的叫做西华门,现今宫墙遗迹多已塌毁,只剩下一些残垣,估计宫墙的总长约1600米。宫城内建有开皇殿、安德殿和五蛮殿等建筑,现今还可看到这些宫殿的高大台基。城中最北面的那座宫殿基址,建在一座小由丘上,是宫城中最为宏伟的宫殿,应是建城初期就已兴建的开皇殿址。在这座高大宫殿址北面,有一组排列整齐的建筑址,当是宫庭的后院。在大宫殿址
上京城
枢密院
南面的宫城内,还分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台基,中间还用矮墙隔开,应是南院和北院的遗址。辽王朝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将百官分为南北两面,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和各部族方面伪军政事务,南面官负责管理汉人方面的军政事务。北面官中的契丹北抠密院简称北院,契丹南枢密院简称南院,分别掌管契丹军马和人民两个方面,是辽王朝政权的核心机构;所以设置在宫城中。大内以南有一条南北向的大街直通到皇城南门,经钻探证实这条大街就是史籍中记载伪南街,宽约lo米,长达900余米。南街东西两侧分布有许多建筑址,外围都筑有围墙,各处建筑址之间有道路相通,但道路曲折回转而不甚规则,有的道路与东、西两门内的东街、西街相通,,原来城市末曾经过周密设计,因此显得比较杂乱。这些建筑址中,包含有 临潢府、留守司、盐铁司、临潢县、国子监、内省司、八作司等官署,有齐天皇后故宅、法天皇后所建的元妃宅等府第,有孔子庙天长观节义寺贝圣尼寺等寺观,有续锦院曲院等作坊,并有赡国、省司两处仓廒等等。皇城内的东南角上有一处寺庙遗址,现今地面上还屹立着一座白石雕像,残高约6米,头部已缺失,有人认为是天雄寺内供设的辽太祖像,但石像戴有理珞,而且敞胸,故应是观世音菩萨像。在大内以北的大片地区,经过考古钻探没有找到建筑基址,表明这一带地区原来就未曾兴筑过建筑物,应是当时搭设毡帐地区,供给契丹皇族和卫戍人员居住。

#3$$#%%%%%%%6$

南城

 

上京城
上京城
南城位于全城南半部,是太宗扩展城垣时,在皇城南面另筑的新城垣,以皇城的南墙为北墙,新筑了东、南、西三面城墙,叫做汉城。汉城的东、南、西三两城墙共长5120米,连同共用皇城南墙部分共长约5730米。加筑的汉城城墙较皇城城墙低矮些,原高二丈,现残高约3米,且多已被冲毁;汉城城墙上也没有加筑马面等防御设施。汉城的东墙上开设有迎春门和雁儿门,南墙上开设有顺阳门和南福门,西墙上开设有金风门和西雁儿门。这些门址已全部被河水冲毁,已无法了解其位置和形制。汉城是汉族和其他民族聚居区域,城内除有南北向大街外,还有东西向的横街。南北大街起自南墙正中的顺阳门,直通至皇城南墙中央的大顺门。大街交叉路中央建有市楼,市楼是监督和镇守城内居民的据点,附近还设置有工商贸易活动的市肆。城内建有专供回鹘商贩居住的回鹘营,建有专为接待宋朝使臣的同文驿,接待西夏等国使臣的临潢驿。城内设有潞县兴仁县宣化县定霸县易俗县、迁辽县等县衙,管领城内及其附近定居的汉、渤海和其他各族。潢河原来是从西面流来,流经汉城南墙外,再向东流去,由于历代洪水泛滥,河床多次改道,穿过汉城内多次,现今的白音戈洛河改道在皇城与汉城之间东西贯穿流过,汉城城墙及城内主要遗迹已被冲毁,只剩下小辛庄周围小片地方还未被河水冲涮过。河水历年泛滥,不仅冲涮掉皇城南墙的大部分,近年又大肆泛滥,大量泥沙淤积至皇城内中央宫殿区,已很难了解原有的城市面貌。

www.18art.com

城市制度

上京城
上京城
上京的城市制度,与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制度完全不同,在我国都城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耶律阿保机在决定兴筑皇都时,任命汉人礼部尚书康默记为版筑使,负责都城的设计和施工;参与兴筑皇都的还有韩延徽、贸去疑等汉族官员。他们都是辽王朝的开国功臣,忠心耿耿地为契丹主子服务。他们在设计皇都时,既要考虑到契丹民族的传统习尚,以迎合契丹统治者;又要仿照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都城制度,以显示新政权的威望。因此,皇都的总平面为四方形抹上角,面向东,以东门为正门。实际上是磁针的东南

#$$$$$$$$$$$$$$$$$$$$$$$$%

 方向;城内北部布置搭设毡帐区域,突出契丹的民族传统习尚。当耶律德光扩建都城时,考虑到安置在战争中掳获大量人口,加筑起了汉城,既可安置更多的新增人口,也是解决都城内聚居的契丹人生活供应的良策。汉族工匠的手工业产品和商业贸易活动输入外地的产品,都是契丹贵族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于是形成了契丹统治者和汉族分别聚居的城市制度,这是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都城制度上未曾有过的。当耶律德光准备举行盛大典礼,接受后晋奉献燕云十六州图籍时,决定仿照汉人的礼仪,将皇城的大门由东门改到南门,城内主要建筑物改为南向,并仿照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宫门,兴建起承天门,就是显示自己不仅是契丹族的主宰者,而且也是中原地区广大汉族的主子。辽代文化的二元性,就是既有浓郁的契丹民族特点,又有中原地区汉族文化传统,在上京城市制度和单体建筑物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

发展

上京是辽王朝的治政中心,辽王朝的历代皇帝都沿袭契丹传统的游牧生活习惯,每年四季都在野外生活,称做

上京城
上京城
“四时捺钵”,重要臣僚都扈从皇帝在野外生活,国家重要大事的决策都是在行帐中决定的,只有当举行某些重要礼仪时,皇帝才回到都城中暂住,事后又继续过着“四时年捺钵”的生活。辽王朝的国家政权机构的大部分臣僚及其下属官吏入等,都必须在上京城内处理日常军政事务。史籍上记载辽王朝的朝廷机构名称很多,尤其是其中南面官往往都仿照中原地区的唐王朝设置官职,其中包括许多因人设制的官职,这些属于朝廷的机构和官员,都应在上京城内居处,分布在皇城南半部的城区中。

#3$$#%%%%%%%6$

上京建成后,便成为契丹本土内的繁华城市。953年(后周广顺三年、辽应历三年)。后周同州邰阳县令峤自辽国逃回,曾记述上京城内情况说:“有邑屋市肆,交易无钱而用布,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角抵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国人,而并汾、幽蓟之人尤多”①。上京城内居住的汉人,主要是来自并汾(泛指今山西太原市一带)、幽蓟(泛指今北京、天津一带),分别从事各种手工业、儒学、文艺、体育、宗教等各种职业。史籍中记载汉城中还住有远道而来的回鹘商贩集中居住在回鹘营中。这些外地来的各族人士,在上京城内从事各项社会活动,使上京城成为一座繁华的城市。其中的经济贸易活动,为城乡农牧业及手工’业产品提供了交换互市的场所,供应城内各族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胡峤记述上京以布易货而缺乏货币情况,是辽王朝圣宗(982—1031年在位)以前末与北宋结盟时的实际情形,因辽境内铜矿不多,除了通用唐宋铜钱以外,自己只铸有少量年号钱,远远不敷实际市场交换所需。上京城内的手工业,包括有冶铸纺织陶瓷印刷酿造等各种行业,如续锦院生产宫廷所需要的丝织品,曲院生产宫廷所需酒类;在上京城址的皇城西部及汉城南山坡发现有陶瓷窑址,分别生产日用白瓷器及三彩釉陶器;在汉城内发现有冶铸铜铁器的作坊遗址;辽代雕版印刷的佛经上,见有上京印造的题款等等。

www.18art.com

宗教

上京城
上京城
契丹族传统信仰萨满教,随着大量汉族人士迁入契丹本土,佛教和道教也因之传入,契丹统治者进而祟尚佛教,于是佛教中的密宗禅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各种宗派,都在上京城内普遍传播,佛教各宗派和道教都在上京城内建立有寺或观。上京城内外已知名的佛寺有天雄寺节义寺圣贝尼寺安国寺弘法寺福先寺开龙寺开悟寺真寂寺,等,道观有天长观。其中:开龙寺址在今林东镇内北山上,现今残存有六角形小砖塔一座。
#$$$$$$$$$$$$$$$$$$$$$$$$%


开悟寺址在上京城外东南约3公里的山坡上,残存有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一座,残高约45米,通称做南塔;真寂寺址在今林东镇西南约15公里的后召庙山谷中,寺内开凿有石窟3座,窟内有立雕的佛涅磐像(通称卧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弟子金刚力士像,浮雕有力士及供养人像等,是内蒙古地区现存唯一较为完的辽代石窟寺。石窟门外近代理有殿宇,殿后的石窟门额上还保存有“真寂之寺”四字门额雕刻。辽王朝建立初期,便在上京城内建立孔子庙,提倡儒学;随着封建化的加深,自988年(统和六年)起实行贡举,由朝廷恩准及第进士,在上京城内设置国子监,也就是将上京立为儒学中心。 #$$$$$$$$$$$$$$$$$$$$$$$$%

政治

上京城
上京城
上京为辽王朝的首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王朝,北宋高丽西夏王朝都有信使到过上京,北方以及西北各部族都曾有使节和商贩来过上京。于是上京城垣的壮丽、生产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情况蜚声扬名于内外。上京城内的壮丽建筑和市场繁荣情况,不但引起各族的向往,连皇帝也要到城内市肄中进行观光。穆宗就曾微服简从到酒店去畅饮,并以银绢赏赐店主。上京城内居住有不少从事文艺工作的艺人,平时要开张卖艺,才能维持生计,调剂和丰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每年的四时佳节,各族都按本民族的传统习俗进行庆贺或祈福,佛诞日和元宵节却是各民族在一起集会共同欢渡的佳节,通宵达旦,都城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欢乐中,尤其是元宵节时,全城彩灯普遍,各族拥向街市观灯赏景,更是草原都会的最大盛会,皇帝百官与百姓共同庆贺,穆宗就曾在元宵节夜到市肆观灯,用一百两银子到酒店买酒寻欢,并命令群臣也都到酒店买酒纵饮,表示与民同乐。由此可见,上京城曾是一度相当繁华的都城。

www.18art.com

毁灭

上京城
上京城
1120年(辽天庆十年、金天辅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自率兵攻打上京,摧毁了城内宫殿和其它主要建筑物。1125年辽亡。金初奶称辽上京为上京,1138年(天眷元年)‘改称北京,1150年(天德二年)改称临潢府路,仍管领有庆州、泰州(今吉林大安县东四家于村)等地。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年)降为临潢府,划归北京路(今宁城县大明城)管领,不久后便被蒙古军攻占,彻底摧毁了城内所有建筑物,从此以后上京城沦为一片废墟。辽上京城自建立到金代毁灭,大约存在三百年之久。
#3$$#%%%%%%%6$

完颜阿骨打 析津府 定理府 率宾府
临潢府 长岭府 节度州 观察州
大定府 安定府 防御州 大同府
辽阳府 铁利府 刺史州 镇海府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

相关链接

www.18art.com

 http://iask.sina.com.cn/cidian/browse.php?name=%C1%C9%B3%AF #3$$#%%%%%%%6$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153.htm #$$$$$$$$$$$$$$$$$$$$$$$$%

http://baike.baidu.com/view/700791.html?tp=2_01 #3$$#%%%%%%%6$

附件列表


4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    下一篇 上椎叶坝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