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博物馆
泰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1980年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现位于泰州市海陵南路657号,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其中展览厅面积近800平方米,泰州市博物馆是一个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物库房近300平方米。人员19人,其中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本科学历8入,大专学历3人。设有陈列群工部、考古征集部、保管部、办公室及保卫科、财务科等部门。
泰州市博物馆
泰州市博物馆 |
www.18art.com
革命文物的收藏在泰州博物馆也较丰富,能够较好地反映泰州地区革命活动开展的历史。泰州市博物馆常年举办有《泰州地方历史基本陈列》,另经常举办一些短期展览,如《馆藏精品特别展》 、 《馆藏工艺品展览》 、 《泰州民俗风情文物展》和《陈毅元帅生平展》 、《新四军东进展览》等等。为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进行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课堂。 #3$$#%%%%%%%6$
泰州市博物馆是一个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近万件,其中己经经过鉴定的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八百余件。文物收藏中 又以古代书画、明代服饰、六朝青瓷等较为出色 在国内博物馆界有较大的影响。 www.18art.com
古代书画的藏品,有明代宫廷画家吕纪,明代武林画派的开山鼻祖蓝瑛,明代董其昌、文征明、张翀、唐志契、谢时臣、吴彬、程胜、张风等一批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他如清代的朱耷(八大山人)、石涛、袁江、陈卓、潘思牧、梁山舟、张赐宁、吴让之、恽南田、费丹旭、莲溪,扬州八怪的郑板桥、黄慎、李解、汪士慎等,金陵画派的蔡泽等,再如刘墉、林则徐、铁保、李鸿章等清代名人,近代齐白石、张大千、陈师曾、于右任等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也有较好的收藏。
陶瓷收藏中,六朝青瓷、宋元明清瓷器有较多精品。其他文物方面也有不少是独具特色的收藏,如全世界唯一的一具较完整的雄性康鹿化石,汉代神兽纹铜镜,数百件故宫档案、清运档案、清代工艺品等等。 #3$$#%%%%%%%6$
这些文物对反映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是十分宝贵的实物例证。革命文物的收藏在泰州博物馆也较丰富,能够准确、生动地反映泰州地区革命活动开展的历史。
#3$$#%%%%%%%6$
泰州市博物馆 |
1954年至1980年期间,泰州市博物馆作为泰州惟一的省级文博机构,承担起了泰州境内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开展了大量田野调查,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收藏了大量珍贵出土文物,使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泰州市博物馆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包括历史、自然、艺术等多门类的新型省级博物馆,成为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和展览中心,拥有各类藏品20余万件,尤其在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的收藏方面见长。泰州市博物馆现有职工129人,其中专业人员87人。设有办公室、政工科、保卫科、基建办公室、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考古部、文物保护部、自然部、鉴定办公室、资料信息部、经营部、物业部等14个业务科室和部门。
文明之光
泰州市博物馆--大汶口文化 |
进入新石器时代,泰州地区更是群星璀璨、异彩纷呈: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器堪与中原仰韶文化的彩陶相媲美,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文明的曙光;龙山文化黑陶精美绝伦,玉器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牙璋、璇玑等成为泰州的标志性器物。泰州史前文化遗址目前发现超过2000处,发掘遗址上百处,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比对,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艰苦努力,逐步建立起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样完整的文化序列。泰州地区史前文明研究正向着更深、更早、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www.18art.com
泰州风采
泰州市博物馆--商代甲骨文 |
汉魏辉煌
泰州市博物馆--陶俑 |
石刻艺术展
泰州市博物馆--石刻艺术 |
#3$$#%%%%%%%6$
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依托华夏数千年文明的底蕴攀登上中国陶瓷史的高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作为明清两代皇室用瓷的生产基地,景德镇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人才,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所产瓷器品种之多,色彩之丰富,工艺之精湛,为历代民窑所不及。明清官窑的颜色釉瓷琳琅满目,以雅致简约亮丽匀静的风姿闲步于瓷坛;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各期皆有杰作,并以瓷入画,有水墨青花的美誉;釉里红瓷更得明初皇家喜爱;五彩瓷乘宋、元红、绿彩之序,出现了釉上蓝彩的新工艺;斗彩之花于明宣德朝初绽,在明成化朝、清雍正朝两度怒放;当人们还在欣赏五彩瓷的古韵时,珐琅彩已携着大西洋彼岸的异国风情,款款而来;粉彩瓷则集五彩瓷与珐琅彩瓷之美,于康、雍、乾盛世涉入瓷海,其后一领瓷业风骚二百余年。品种繁多,精彩纷呈的明清官窑瓷器,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成为世人竞相购买、收藏的亮点,仿制的样板。 #$$$$$$$$$$$$$$$$$$$$$$$$%
清代档案
清代档案 |
这部分档案,原为清内阁大库的藏物。清末民初流出宫外。1925年左右,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官员袁家良家坐馆授课的苏恩培先生,偶在北京某城门楼下见一收买废纸的小推车,发现其中竟有许多档案文书,苏于是买了一包,回去稍加整理,知为清宫档案。后来他携带档案回到原籍,再移居泰州。苏于解放前夕病死。他所遗下的档案及书籍转到姻亲景幼南家里。1958年泰州博物馆成立,景先生将这批档案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为保存这批档案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现已全部整理编目,可提供学者研究利用。
档案调查
档案调查 |
泰州市博物馆(以下简称馆藏)明清故宫档案是该馆所藏明清档案的一部分,约计有七百五十件,是有泰州市退休老教师景幼南先生捐献的。最近走访了景老先生调查他所捐献的档案的来歷。这七百余件档案原属的姻亲苏恩培。苏是泰县白米镇人,民国初年在北京北洋政府外交部官员袁良家坐馆授课。一九二五年左右的一天,苏在北京某城门楼下见一堆小车收买废纸的,发现其中竟有许多档案文书,苏於是略出薄资买了一包,回去后稍加整理,知道是明清故宫档案。从现在看到的苏恩培日记、诗札(亦在泰博),得知他是一个小有家资的失意文人,自命风雅,把这批档案作为古董收在身边玩赏,他曾写过“上论抛残同废纸,老苏搜集重公文”的诗句。后来他带同档案回到原籍,再后又移居泰州。解放钱一两年苏病死,儿子在海外,他所遗留下来的档案和书籍就转到景幼南名下。一九五八年泰州市博物馆成立,景先生将这批档案捐献给博物馆珍藏,景先生在捐献时,曾挑选出几份作纪念,可惜在十年动乱中被毁掉了。 www.18art.com
现存馆藏档案七百五十件,按文件性质可分为如下几类:
泰州市博物馆 |
#3$$#%%%%%%%6$
清代题本三百四十二件。是这批档案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几乎各朝都有。馆藏题本为原件,封面有批红—朱笔批写的皇帝批示。内容及广泛,包括史治、纠参、刑法、河工、盐课、军务、钱粮、工矿等,略举一二件加以说明。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云贵总督庆覆的题本专讲云南省东川府工矿钢铁生产的情况。乾隆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多次请定奏销成例的题本,讲徵收田赋的问题。还有不少关於命盗大案的刑科题本。这些档案肯定对研究清代矿业政策、土地制度、刑法审判等有参考价值。 #3$$#%%%%%%%6$
题本残件一百二十件,内容同上。
奏摺七件,录副奏本折十三件。奏摺是清代康、雍时期兴起的公文形式,是臣工直接上达皇帝的机要文件,不经过通政司或内阁中转,皇帝朱批后,军机处抄录的副本称为录副奏摺,也称军机录副。馆藏二十件奏摺是乾朝的,涉及内政、职官、商业等,如兵部尚书甘汝来奏请除苛税关卡,以利通商,反映当时商业贸易发达的状况。 www.18art.com
上十件。大多是原件,用黄纸或白纸,书写工整,封面写“论某部”,折内直书皇帝旨,无“内阁奉上论”或“奉旨”字样,落款只有日期,无印璽。内容一般,是些祭祀、赈济的照例公文。另有票签若干张,票签是内阁皇帝草拟好的处理意见的字条,如“该部议奏”,“知道了”之类,用以批示题本。看到这些原件就很容易明白当时内阁的票拟制度了。 #$$$$$$$$$$$$$$$$$$$$$$$$%
揭贴五十三件。揭贴是题本的副本,随题本进呈。馆藏揭贴为顺治三年十月泰州巡抚张儒秀塘报临邑县“不知名士贼数人”潜入城内,烧毁衙署,劫去九百餘两银子,官吏闻风而逃,重现出清初社会动乱状况。
www.18art.com
移会五十八件、咨五件。移会和咨是旧时官府之间平行的公文。馆藏移会多是中央六部等衙门移会于内阁稽查房的,报告本衙门奉旨办事情的情况。按《清会典》稽查房即是核对各部院已结末事件的秘书机构。 www.18art.com
《朱批谕旨》 |
按现在编目,馆藏档案为七百五十件,实际上还要多一些,因有些同类材料,如请安折、满文上諭等,保管者将多件合归为一件,总计应有八百餘件。这批档案的史料价值自不待言,与北京等地所藏明清档案一样,都是明清史研究的可靠资料。这批档案也为研究明清文书制度、公文运转提供了实证。这一历史档案的重要发现,终於证实了过去关於故宫档案流失在外的推测。
#3$$#%%%%%%%6$
最后,应提到的是泰州市博物馆对保存和保护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作出了极大努力。“文革”前,这批档案深藏於库中,没被人利用过。“文革”是博物馆被占为“造反司令部”,保管员朱士石同志和其他同志冒著风险将档案等馆藏珍品转移到安全地方,免遭毁灭。近年来,为使档案服务於科学研究,已退休的朱士石同志不顾视力极端衰退,把馆藏档案全部分类编号,编写目录和提要卡片,按件装袋。他们的这种精神是令人赞许的。
#$$$$$$$$$$$$$$$$$$$$$$$$%
大内档案
大内档案 |
八千麻袋中的大部分档案收藏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还有部分存于辽宁省档案馆和中国台北。近日,记者了解到,泰州市博物馆居然保存了八千麻袋中的档案750多件。这些内阁大库的档案何以流入泰州?它们记载了哪些内容?价值何在?“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所谓“大内档案”,是指存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的档案。 www.18art.com
清代内阁,在雍、乾之前,为国家庶政中枢,雍、乾之后,虽军政大权旁落军机处,但仍为清帝承宣谕旨、进呈题奏、举行典礼及收藏档案文书的重要机关。其所属内阁大库修建于明孝宗时,清朝继续延用。库内档案材料十分庞杂,有诏令、奏章、朱谕、外国表章、历科殿试试卷以及清初由盛京移来的旧档、部分明末档案等,是研究明清历史的珍贵资料。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大库由于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内务府决定修缮。议工期间,值八国联军入侵,遂停顿。1909年(宣统元年),有一间库房塌了一只角,库内几百万件档案被搬出来。部分年代近一点的档案移至文华殿,另一部分被认为年代久远,价值不大,准备焚毁。
#3$$#%%%%%%%6$
一天,清朝学部参事罗振玉赴内阁办事,见档案文籍如山。他粗略浏览了一下,认为这些档案颇有价值,便赶紧请张之洞奏准罢毁。张之洞当时是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他委派罗振玉处理这批档案。罗振玉将这批档案中的历科殿试卷收藏于学部后楼,其他档案装入八千只麻袋,移到国子监内。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也是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
#3$$#%%%%%%%6$
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打算建立历史博物馆,就在国子监成立了筹备处。内阁档案是它的基本藏品。后来,博物馆筹备处迁到故宫午门楼,档案也随之移至午门外朝房里,并有一部分堆在端门的门洞内。工役们常将麻袋内的宝贝倒在地上,把麻袋拿去卖钱。时任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主任的胡玉缙忙到教育部请示如何处理。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是位历史学家,熟谙“中国历史”:“即如档案罢,任其烂掉、霉掉、蛀掉、偷掉,甚至于烧掉,倒是天下太平;倘一‘办’,那就舆论沸腾,不可开交了。结果是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谣言和谗谤,百口难辩。”所以,他主张这批麻袋万万动不得。
《藏园群书题记》 |
抗战前夕,国民党政府为避免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沦陷敌手,从1933年开始,将文献馆的重要档案3700余箱,随故宫文物一起南迁上海,1935年,又迁运至南京朝天宫新建库房。 #$$$$$$$$$$$$$$$$$$$$$$$$%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8月13日,日本大举进犯上海,危及南京。这些档案与文物又分批经水陆多路西迁,最后,分存于四川巴县、乐山、峨嵋三县的多处庙宇祠堂内。 www.18art.com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先将三处档案、文物集中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再次存入朝天宫库房。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将其中清代内阁、军机处、宫中及清史馆等机构的档案204箱携往台湾。这是档案史上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 www.18art.com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 | 青州市博物馆 | 常州市博物馆 | 杭州历史博物馆 |
盐城市博物馆 | 舟山市博物馆 | 晋江市博物馆 | 平湖市博物馆 |
[1] 九游网 http://www.9tour.cn/Scenic/City16/8449_Content/
[2] 中华文史网 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QSYJ/WXWD/DALY/2004/04/19/11044.html #3$$#%%%%%%%6$
[3] 泰州新闻网 http://www.tznews.cn/Article/tzwb/tegao/200801/5835.html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