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日照民间工艺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7-07 11:22 最新历史版本 9654 4 0
  返回词条

日照民间工艺

日照黑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一踏上中国的大陆,就要求看一看中国黑陶的高柄蛋壳杯,这究竟是件什么宝贝,引起了美国总统的极大兴趣?原来,早在1936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带领考古队在日照两城文化遗址发现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镂空蛋壳陶杯,以及其他大量的出土文物。后来,这些文物被转移到南京、台湾等博物馆,有的还流散到欧美各国。生长在日照的龙的传人,继承和发展了古老的黑陶制作工艺。日照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镜”之美誉。

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
日照历史悠久,陶文化源远流长。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蛋壳黑陶高柄镂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现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日照的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这种陶器通体漆黑,闪闪发亮,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原始气息古拙的美,正是这种朴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时尚,而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精美艺术品.

(图)日照民间工艺日照民间工艺


 

 

 

 

 

 

 

 

龙山文化的代表——日照高柄镂空蛋壳陶杯

 

(图)日照民间工艺日照民间工艺

在日照两城文化遗址发现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世界一绝,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物,又称为“标准黑陶”,体现了一种单纯质朴的极致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黑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黑陶表面所呈现纯静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日照两城——“四、五千年前亚洲最大的城市”

日照,这个中国新时期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这个境内两城、丹土等遗址被史学界称为“四、五千年前亚洲最大的城市”的濒海文化圣地,曾一度并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考古大师和寻宝者接踵而至。日照境内古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是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华夏艺术之魂”,日照的黑陶制作迄今已具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陶文化源远流长。
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是典型的龙山文化遗址。关于两城类型的黑陶文化特征,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曾说:这种陶器最占优势的颜色是黑色,所以就有了“黑陶文化”的称号。


龙山文化的继承者

生长在日照的龙的传人,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黑陶制作工艺,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黑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从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装饰等工艺品,每年生产达六、七十万件。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照文化、文物部门,着手系统地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龙山文化黑陶技艺,成立了“日照市龙山文化黑陶工艺研究所”,集民间和科研机构之大成,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照黑陶技艺的研究已渐臻顶峰,不仅使龙山文化黑陶艺术瑰宝重现异彩,而且还研古创新,在制作、烧制待方面较前人有了发展与创新,在制作上采用轮制与、模制、印坏、灌浆、手塑等方法;在造型上讲究美观、古朴、高雅,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陶面有浮雕、烤彩,并刻有古字画等;融古老制陶工艺与现代美术、工艺于一体;在烧制上,一般采用高温密封窑烟渗碳之法,根据不同要求,可分别掌握达到毛光、乌光、漆光的程度。形成仿制、复制、创新三大系列,仿古、移植、复制、工艺、观赏、实用等六个类别300多个品种,并已形成规模生产力。

日照农民画

日照农民画, 它是一种由农民表现自我 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与审美理想, 并具 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乡土绘画。它既保持 着民族、民间的艺术风格, 又具有鲜明的地 方性和时代性。日照农民画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色彩上, 吸收了木板年画和民间刺绣的用 色特点,厚重而不混浊;对比强烈而不刺眼; 色彩单纯而不显单调。给人以色彩丰富、明 快、艳丽的感觉。在表现形式上吸了剪纸和 汉画石刻的特点,使构图饱满、丰富,画面满 而不塞、多而不乱,不讲透视、不重比例,以 意造形,以形抒情,使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乡土 气息和农民画家真挚的感情。

日照农民画始自50年代,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日照农民画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农民大众》专版发表了日照农民画。此后,《美术》杂志,《大众日报》,《农民日报》也相继撰文予以高度评价。1985年3月,成立了日照县农民画协会。次年,应山东工艺美术学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邀请,65幅农民画在济南展出,受到省城观众和美术界权威人士的赞誉。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挥毫题书“沂蒙山花”。《人民画报》社社长邢雁题为“绘美人间”,著名画家阿老则称赞日照农民画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1987年5月,日照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国家领导人及美术界知名人士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1988年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命名日照市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图)日照民间工艺日照民间工艺
工艺剪纸

春冬两闲,大家聚在一起,一边谈家常,一边剪花样、做针线,这是你在日照乡间经常能看到的风俗一景。日照剪纸既有粗犷豪放的大手笔,也有线面结合的精巧手工;既体现了北方农村的朴实、纯厚的特色,同时又不失纤细与秀丽。日照剪纸反映了日照农民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淳朴的审美情趣。

(图)日照民间工艺日照民间工艺


 

日照石刻

日照石刻发展到现大已经有数百年的历 史。栩栩如生的日照石刻,无处不反映出古 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日照石刻素以“用料讲究、做工精细、 品种齐全”而著称,其外型粗犷之中见精细, 朴实之中见华美。日照石刻的小工艺品更令 人倍加喜爱,罗汉、仙子、动物,那神态、 造型、颜容无不维妙维肖。日照石刻的实用 性在近几年发展很快,笔筒、烟灰缸、桌几. .....给您的生活更添几分诗意。

日照石刻不但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盛誉, 同样也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现在,石刻已 畅销日本、南朝鲜、美国、东南亚、港台等 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他

除农民画、黑陶、剪纸外,根雕、盆景、刺绣、草编、柳编、珠绣、勾织、荷包、布老虎、虎头帽、过门贴、小雕刻品、铁艺品、面艺品等众多民间工艺品构成了一道靓丽旅游文化风景线。

海上生产习俗


【开光】

 即新船下水仪式。这是渔家盛事,仪式最隆重,新船落成,亲朋好友送 红旗祝贺,旗幅六尺,取六六大顺之意。近 几年贺旗骤增,少则数十,多者逾百。开光 仪式要选吉日举行。船主在天亮前到船上焚 纸、放鞭、烧香,将红绿布条悬挂船头,事 先备下两只大红公鸡,一只在船头处开刀, 鸡血从“船眼”流下,染红船头,俗称“开 光”,又称挂红,也说是“染龙眼”。意思 是该船下水后像龙一样,眼睛睁得大大的、 亮亮的,不论白天、黑夜,雾大雨骤都能看 得清,多打鱼,还处处得到龙王的保佑。鸡 血开光,是取鸡的谐音,喻“大吉大利”之 意。另一只公鸡放掉,谓之“放生”。新船 开光后就可试航,俗称“下河”。下河时, 大放鞭炮,燃纸、香,插贺旗,也有插摇钱 树的。亲朋邻里毕至,欢送新船下水。

【上扛】

也称敬龙王,每年农历正月 初五日举行。这个仪式实际上是每年渔业生 产开工典礼。船头上摆供品,要用整猪。也 有的人家为节俭和省力,仅供猪头和尾巴充 作全猪。猪脸要用刀划一个“十”字,并抹 进豆瓣酱,放上两棵大葱。供品还有糕点、 馒头、水果等。上香烧纸后,船员在船主的 带领下,面向大海磕头,祈求龙王保佑,赐 给一个丰收年,此后,船主设宴款待船员, 席间共商当年生产事宜。

【插重旗】

这是一种在海上传递丰收 喜讯的方式,即在大桅杆上升起一面红旗, 接海人不等渔船靠近,便知捕捞丰收。插重 旗也有讲究:大风船共有5个仓,若有4 个仓 满,就算重载。捕白鳞鱼时,超过l 万尾, 旗挂大桅杆,若有7000~8000尾,旗挂在船 尾的旗炮上。

【拿行】

又称“抓行”。近海渔场, 鱼的多少不一,民谣道:“拿了老虎头, 吃 喝都不愁,拿了金盆底,不种稻子也吃米, 拿了下边外,坛漂、撑子一起卖。”故渔民 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三日,用抓阉的方式来 确定各自的渔场。 据传,清道光年间,戴家村人首倡“拿 行”之举,得到石臼所一带渔民的响应。石 臼所海区率先实行,后推及沿海渔。拿行的 仪式由公推的艄公主持,一般在龙王庙进行。 在近海下大网(又称坛子网)的船主,都参加 抓阉。这天,早饭后杀猪,各船分到一份肉, 此举俗称“合猪”。下午,船员到龙王庙祭 奠神祀。届时,道士诵经,众人上香、焚纸、 放鞭、供三牲(生猪头一个、鱼一条、 鸡一 只)及饽饽。祭毕, 幌签决定抓阔的次序。 各船主的姓名均写于竹签上,装在竹筒内。 幌出一个竹签,此人拿去“抓行”。行地( 即渔场)写于纸上,装在一截苇管内, 用红 纸包裹,全部放在升(一种计量粮食的容器) 内,用红布将升蒙好,放在庙内神台上。渔 民从升内摸出“行地”,再将“行地”登记 到帐簿上,此帐称“行帐”,以备查询。当 晚吃水饺,同一村中不下海的人家也包水饺。 相沿成习,渔村形成了六月十三日这个独特 的节日。80年代,谁先下沪(即在海中打桩), 其渔场即归谁,但仍过六月十三日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