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书法家   
[0] 评论[0] 编辑

卫恒

卫恒书法
卫恒书法
卫恒(晋)(?至二九一)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瓘子。少辟齐王府递转黄门郎。善草隶,瓘尝云:“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得其骨。”又善古文,得汲家古文论楚事者最妙,恒常玩之。祖述飞白,造散隶书。开张隶休微露其白,拘束于飞白,洒丽于隶书。又作云书,笔动若飞,字张如云,卫氏即垂云之祖。着四体书势。
www.18art.com


人物简介

卫恒(?~291),中国西晋书法家。著名的书法家卫瓘之子,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官至秘书丞、尚书郎。惠帝时为贾后等所杀。他善草书,兼学隶、篆,所以他的草、章草、隶、篆都写得极好。他根据自己的实践,著有《四书体势》,是研究中国书法的重要资料。

www.18art.com

卫恒卫夫人 《名姬帖》
卫夫人 《名姬帖》
卫瓘工于草书。他师法汉代张芝的“今草”,又参酌其父卫觊的草书,笔势纵横,飘逸沉雄。他同当时另一著名书法家索靖齐名,时人号曰“一台二妙”。所谓“一台”,是指他俩同是官居台省,瓘为尚书令,靖为尚书郎。所谓“二妙”,是说他俩的草书都有极高的造诣,各得其妙。

#3$$#%%%%%%%6$

卫恒的从妹--卫铄,即众所周知的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卫恒的儿子卫璪卫玠、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璪字仲玉,袭瓘官爵,后改封为江夏郡公。怀帝时为散骑侍郎。玠字叔宝。五岁时,长得“风神秀异”,尝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者如堵。他的舅父骠骑将军王济,也长得一表堂堂,每见,辄叹息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玠每出门,总有许多人围上来看他。不幸才子短命,死时仅二十岁,时人有“看杀卫玠”之叹。卫璪、卫玠继承其祖父、父亲的书法,草书、隶书都写得极好。此外,卫氏一门还有卫恒之弟卫宣卫庭,他们的书法也名噪一时。唐李嗣真《书后品》称他的书法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北宋《淳化阁帖》卷二收有他草书二行。 #3$$#%%%%%%%6$

书法成就

卫氏是魏晋时期河东世家。卫恒青年时期,就被征辟至大司空司马攸的僚府中任职。以后又转为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等。卫恒的祖父卫觊、父亲卫瓘,先后在曹魏和西晋初年担任过朝廷中的重要职官,并且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家庭的教育和陶冶,使卫恒从小就喜欢书法。他任官之后,又主要从事于秘书性质的事务,长期抄写文书,所以,练就了一手漂亮的草书和隶书。同时,在长期研究书法的基础上,他还写成了《四体书势》一文,探讨了汉字的构成、字形字体的演变,并对西晋以前的书法家进行了评论,指出他们在书法方面的得失。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西普以前的书法史的总结,也是中国国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

#3$$#%%%%%%%6$

卫恒《四体书势》
《四体书势》
卫恒的《四体书势》,在文字的起源和汉字的构字方面,并没有超出东汉许慎的认识,一本仓颉造字的说法,并完全沿袭许慎的“六义”之说,也认为汉字是通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方式构成的。值得指出的是,他在叙述字体由古文、篆书、隶书直到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到汉字字形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不断简化的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原因。他在《四体书势》中说,秦以前的籀文,字体繁难,再加六国分裂,文字各异,难以识认,所以到秦国统一,由李斯《仓颉篇》胡毋敬《博学篇》赵高《爱历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成为小篆。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日隶宇”。“隶书者,篆之捷也”。这就是说,隶书是篆字的简捷写法,所以有篆字向隶书的转化,是当时用字繁多,篆书很难适应各种诏令奏议的书写。正因为隶书的简捷易书,因而,“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说明了隶书逐渐代替篆字而大行于世的原因。 草书、楷书代替隶书而兴起,也经历了一个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四体书势》中,卫恒引东汉崔瑗《草书势》加以说明,崔瑷在这里说,隶书是对前此字形的简化,而“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其所以有这样—个简化的过程,是因为“时之多僻,政之多权,” “应时谕指,用于卒迫”,繁重的抄写任务,不得不使人变化笔势,以求其迅捷。可这样一来,大家都感到草书写起来, “兼功并用,爱日省力”,逐渐成为习惯,反倒觉得字体就不一定拘泥于古式了。 #3$$#%%%%%%%6$

对于字形字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卫恒的总结无疑是正确的,尽管他引述了别人的观点,说明他对这种看法是赞同的。从这些议论中,也能够使人们了解到汉字字形发展的大致轮廓。 #$$$$$$$$$$$$$$$$$$$$$$$$%

除了这些之外,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还对篆、隶、行、草等各体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作了比较,真正把书法提高到艺术上来。在秦的小篆的书写艺术上,他认为当首推秦朝的李斯。到了汉朝,有扶风人曹喜也善写篆体,其笔法与李斯少异:曹魏时期以曹喜为师而写篆体的是邯郸淳,他善于领略篆书的精妙之处,篆书写得很似曹喜;而韦诞以邯郸淳为师,写得却不及邯郸淖。至于东汉末年的蔡邕, “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他认为,蔡邕所说的篆体“形要妙,巧入神”,应该是篆体的精髓,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度。

www.18art.com

谈到楷书、行书,他推崇东汉师宣官的楷书,说他的楷书“大则—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有笔法:而梁鹄暗暗模仿他的笔法,又胜于师宣官。至于行书,他也赞扬曹魏时钟繇的书法。 www.18art.com

对于草书体的书写,他更有较详细的评述。他认为,东汉时期的杜度、崔瑷、崔寔,都善写草书, “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而草书最称精巧者,要数弘农的张伯英,他“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室其书”,因而号为“草圣”。张伯英弟子很多,但没有一个比得上他。与张伯英同时期的其他草书家,都不如张伯英得草书之法。

#$$$$$$$$$$$$$$$$$$$$$$$$%

卫恒四体书势
四体书势
卫恒的上述这些议论,概括了西晋以前书法发展的情况,在今天看来,因为魏晋墨迹殆尽,就更显得它的宝贵。
#$$$$$$$$$$$$$$$$$$$$$$$$%

同时,在《四体书势》中,他也引用魏晋以来一些书法家对各种字体笔法的阐述,形象而生动地层示了篆、隶、行、草各种书体的笔法势态,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因为到了西晋,现行的所谓真、草、隶、篆等字体已经形成,各种字体的书法家纷然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所以,他对这一时期的整个书法艺术特别赞赏,说是“籀篆益其子孙,隶草乃其会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可宜。”

#3$$#%%%%%%%6$

卫恒生活在西晋统治者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的时期,在统治阶级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中,他的一家都死于这场斗争,他的书法墨迹也早已荡然无从。 “八王之乱”后,他才得到平反,赐其谥号为“兰陵贞世子”,肯定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

#3$$#%%%%%%%6$

主要作品
《四体书势》

《四体书势》,是卫恒的书法理论著作,原文收入《晋书·卫恒传》,是存世最早和比较可靠的重要书法理论之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关当时的各种书体、书史的演变,以及一些书法家代表的情况资料,大都赖此书得以保存。

#$$$$$$$$$$$$$$$$$$$$$$$$%



参考资料
1、《汉魏六朝书画论》  潘运告 编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04
www.18art.com

2、《中国历代书论选》  潘运告 编注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01月 www.18art.com
3、《晋书》  中华书局  1901年01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卫广发    下一篇 卫瓘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