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同善
夏同善
夏同善(1830-1880),字舜东,号子松,原是仁和(杭州)人,幼年丧母,父亲夏建寅续娶乌镇萧氏,夏同善视之如同生母。父亲仕途失意,遂弃儒经商,夏同善随继母住在外婆家。夏从小酷爱读书,竟遍读外祖父所藏的典籍。1855年,夏同善中举人,次年进士及第,钦点翰林并赐“翰林第”匾。夏同善因念自己得以读书皆赖萧家,就把御赐的匾额挂在外婆家的大厅上,又请得圣旨改建萧家厅。崭新的翰林第造好后,他将圣旨诰命供奉在正厅中梁一对雕花镂金红漆木盒内,自此,翰林第就成了乌镇最吸引人的古宅名居。
#3$$#%%%%%%%6$
夏同善文章超群,时人誉谓“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慈禧太后十分赏识他的才学,曾命他和翁同龢一起为光绪帝侍读。夏同善仕途顺利,历官庶常馆庶子、詹事府詹事、兵部侍郎、吏部左侍郎、顺天学政、吏部左侍郎等。夏家的名声得以远播,主要是因为“杨(乃武)与葛(小白菜)冤案”。1873年,浙江发生“杨葛冤案”,省、府、县三级七审,屈判成冤案。次年,杨乃武的姐姐赴京告状,活动浙江籍京官帮助伸冤。夏同善与张家襄、朱智、林洪、汪鸣銮等28名官员联函奏请交刑部复审,获慈禧恩准。1876年,“杨葛冤案”真相大白,参与该案的数十名贪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事迹被后人编成评弹作品,广为传播,其中“夏府求情”一节,不但详细地演绎了夏同善的功劳,还详细介绍了萧家花园。
www.18art.com
![]() |
![]() |
清夏同善 七言行楷对联“初日” | 清夏同善 八言行楷对联“及第” |
www.18art.com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