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绂子
中村绂子 |
www.18art.com
#3$$#%%%%%%%6$
www.18art.com
中村绂子 |
在英语中,钢琴家是指“钢琴演奏者”。在中文中,钢琴家则是指具有公认地位、造诣较高的职业钢琴演奏者。钢琴家可以进行独奏,或者与乐队一起协奏,或者在室内乐队中担任一个角色(例如,与小提琴家以及大提琴家组成钢琴三重奏)。钢琴家也为独唱或合唱进行伴奏。职业钢琴家往往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训练的。很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钢琴是作曲的一项基本训练。
钢琴是乐器之王,因此,钢琴家比其它乐器的演奏家有更多的机会举行个人音乐会表演。在一流的演奏家里面,无疑,钢琴家是最多的。某个钢琴家往往擅长演奏某位作曲家的作品或者是某一地域作曲家的作品。比如,鲁宾斯坦就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而布伦德尔就擅长德奥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被视为西洋乐器。虽然专业的音乐学院开设了钢琴专业培养职业钢琴演奏家,但民间直到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才拥有钢琴并让子女学弹钢琴。自2000年来自深圳的李云迪获得国际肖邦钢琴比赛首奖后,中国掀起一股“钢琴热”,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孩童涌进各种培训中心学习钢琴。但是,中国还未产生顶级的钢琴家。在年轻一代的钢琴家里,李云迪、郎朗、陈萨等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的中国钢琴家。 #$$$$$$$$$$$$$$$$$$$$$$$$%
中国大陆把“The Pianist”译为“钢琴师”并不确切,无论意译还是直译,都应译为“钢琴家”;正如不能把小提琴家译成小提琴师一样(“师”好像有修理钢琴的意思)。而台湾把它译为“战地琴人”则更荒唐离谱,“琴人”好像是生造名词,而“战地”两字完全是强加的,原文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而且以战地记者等习惯说法,“战地”两字给人以随军作战、报道的印象,而实际上这位钢琴家和军队毫无关系,只是浩劫的幸存者。 #3$$#%%%%%%%6$
中村绂子 |
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影片是投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8分钟的长度也是参赛片中最长的一部。可以说这是波兰斯基的雄心之作,不仅寄托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能否摆脱最近几年低迷状态的一个考验。
#$$$$$$$$$$$$$$$$$$$$$$$$%
#3$$#%%%%%%%6$
中村绂子 |
《钢琴家》是奥斯卡唯一亮点: 一双修长、优雅的艺术家的手,在键盘上潇洒地起伏、流动,肖邦那令人沉醉的小夜曲,随著电波,穿过凝重的波兰上空,抚慰著那些被迫在眉睫的战争而绷紧的心。纳粹德国的飞机、大炮声越来越近,艺术家的手在倔强地飞舞著,音乐在试图压倒隆隆的炮火声……但它终于被一颗炸弹淹没、窒息了。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y)用艺术的美丽揭开了纳粹血腥屠杀的序幕。 www.18art.com
这部描写二战时一位波兰犹太艺术家幸存经历的电影《钢琴家》(The Pianist),风靡了欧洲,震撼了美国。它被法国、英国电影协会都评为“年度最佳影片”,并获坎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23日又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改编等三个重要奖项。《芝加哥论坛报》评价它是“一部史诗般的杰作!”《洛杉矶时报》赞誉说,“《钢琴家》达到了伟大的程度!” 《钢琴家》并不是虚构作品,它是根据波兰钢琴家斯兹皮尔曼(Wiladyslaw Szpilman)的纪实回忆录改编,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是个真实的故事。
中村绂子 |
斯兹皮尔曼的书直到三年前才被重新发现。1999年底被译成英文后,立即成为畅销书,进入伦敦自传作品前五名,
中村绂子 |
1、http://baike.baidu.com/view/1406727.htm
www.18art.com
2、http://baike.baidu.com/view/1406727.htm
www.18art.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