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尔坦·科达伊
![]() |
佐尔坦·科达伊 |
佐尔坦·科达伊(1882年生于凯奇凯梅特;1967年卒于布达佩斯)。匈牙利作曲家、教师。在加兰塔出生并接受早期教育。父为国营铁路职工,会拉小提琴;母亲会弹钢琴,因此他是在音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1892-1900年就读于纳吉松波特中学。在此期间他的第一首管弦乐曲曾由学校乐队演出。1900年入布达佩斯大学和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师从亚诺什·克斯勒,克斯勒也是巴托克(Bartok)和多赫南伊的老师。毕业后于1905年与巴托克结识,并在加兰塔开始民歌搜集的第一战役。1906年交响诗《夏日黄昏》(SummerEvening)初演。
![]() |
佐尔坦·科达伊作品 |
#3$$#%%%%%%%6$
1923年,为庆祝布达和佩斯二城合并为首都50周年,科达伊创作《匈牙利赞美诗》(PsalmusHungaricus)一曲,迅即在欧、美名国演出,由一流指挥家托斯卡尼尼、门盖尔贝格和富特文格勒等指挥。
www.18art.com
1926年牢牢植根于民间传说的歌剧《哈利·亚诺什》(HaryJanos)完成。继之而问世的是1932年的另一部歌剧《纺纱房》(TheSpinningRoom)和1933年的管弦乐曲《加兰特舞曲》(DancesofGalanta)。同年科达伊与巴托克应匈牙利科学院之请,整理所收集的全部民间音乐素材以便付印出版。巴托克去美国后,科达伊便独自承担编辑工作。第一卷于1951年问世。此外还接受了两项重要创作任务:1939年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队建立50周年而作《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VariationsonaHungarianFolkSong:ThePeaclck),1941年为芝加哥交响乐队成立50周年而作《乐队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和他在一生的最后30年中所孜孜不倦从事写作的几十首儿童合唱曲迥然不同。1942年他自李斯特学院退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去法、英、美、苏等国旅行,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第三部歌剧《青卡·潘纳》(CzinkaPanna)于1948上演出。为纪念托斯卡尼尼而作的交响曲于1961年首演于卢塞恩。1965与1966年重访美国。就其和声语汇而言科达伊的音乐不象巴托克那样先进,也不是那么世界主义的。它以坚定的信念、完美的技艺和旋律的灵感见长。
www.18art.com
由于他的成就,科达伊得过两次匈牙利十字勋章,三次柯树特奖金,两次荣誉市民称号,三个名誉博士学位及名誉院士、名誉教授、优秀艺术家等称号,真可以说是现代研究民间音乐中最杰出的一位音乐家。
#$$$$$$$$$$$$$$$$$$$$$$$$%
![]() |
佐尔坦·科达伊作品 |
管弦乐:《夏日黄昏》、《哈利·亚诺什组曲》、《马罗采克舞曲》、《加兰塔舞曲》、《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乐队协奏曲》
合唱与乐队:《匈牙利赞美诗》、《布达感恩赞》、《小弥撒》
合唱与管风琴、钢琴等:《圣斯蒂芬王赞美诗》、《管风琴赞歌》
无伴奏合唱:《黄昏》、《生日贺辞》、《耶稣和商人》、《弗朗茨·李斯特颂》、《悲歌》、《兹里尼的呼吁》、《摩哈契》 www.18art.com
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随想曲》(大提琴独奏)、《小夜曲》(弦乐三重奏)
科达伊是匈牙利现代作曲学派的奠基人和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专门从事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收集、研究和创作,并将民间传统精华和西欧现代作曲技法融为一体,挖掘和创造出绚丽多彩、丰富清新的音乐语言。科达伊
![]() |
佐尔坦·科达伊 |
科达伊,这位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在人民中享有极高的声望。科达伊父亲是铁路职员。科达伊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熏陶,农村环境又培养了他对民歌的浓厚兴趣。他在中学时就学过钢琴、提琴、大提琴和作曲,经过在布达佩斯大学语言文学系和音乐学院学习后,他更显露了非凡的音乐才华。从25岁开始他在音乐学院任教,教授作曲和音乐理论。他曾任匈牙利音乐学会主席,1963年当选为国际民间音乐理事会会长,1964年又任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直至1967年3月6日逝世。
#3$$#%%%%%%%6$
科达伊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作曲、论著、教材等。他曾3次荣获科苏特国家奖金,并获优秀艺术家称号。作为作曲家,科达伊以匈牙利民歌为基础,学习和借鉴了巴赫、帕莱斯特里那和德彪西音乐艺术中的有益营养,创造了精湛的匈牙利现代民族音乐。匈牙利古典诗歌中不少名篇经柯达伊配曲后获得了新的生命。
科达伊在民歌收集和研究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在他主持下,科学院收集的匈牙利民歌总数达10万首。他为民歌配写的伴奏及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科学化的收集方法得到国际上的重视。理论著作如《论匈牙利民间音乐》已有中、德、英、日、俄文等各种译本。作曲方面,也涉及几乎所有的体裁,但以声乐作品占最大的比重。创作特点在于能掌握匈牙利民歌精髓、刻划匈牙利民族精神和风貌。因此他的作品曾被巴托克誉为
![]() |
佐尔坦·科达伊作品 |
科达伊以浓厚的兴趣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音乐。他对匈牙利民歌的起源、亲缘关系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科达伊还把音乐教育的普及提到发展匈牙利文化的高度来加以重视。他认为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培养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而且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普及音乐教育。因此,他积极倡导和参与改革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广泛的歌咏活动,使音乐变成广大人民的财富。
www.18art.com
科达伊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在他的努力下,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积极倡导歌唱运动并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他所施行的“科达伊教学法”,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1967年3月6日,他在外出访问一所学校时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3$$#%%%%%%%6$
科达伊《匈牙利赞美诗》
库兹玛男高音
布莱顿节日合唱团、万斯沃斯学校少年男生合唱团、克尔泰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科达伊有两部作品为世界承认:一部是《哈利·亚诺什》组曲,一部就是交响合唱《匈牙利赞美诗》。这部作品取材于《旧约全书》中《诗篇》第55篇,用的是科达伊故乡一个名叫韦格的传教士的匈牙利解说版。这首有着强
![]() |
佐尔坦·科达伊作品 |
科达伊《哈利·亚诺什》组曲
多拉蒂指挥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
作品简介:在和声语汇方面,科达伊显然不如他的同胞巴托克,因此他被世界音乐界接纳的程度也不及巴托克。但科达伊的音乐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代表作首推这套组曲。《哈利·亚诺什》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组曲,一共六首。内容描写匈牙利老兵哈利·亚诺什吹嘘自己虚构的神奇的故事。从序曲中定音鼓那个类似猛烈的喷嚏的震音开始,直到诙谐讥诮的终曲。多拉蒂和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一直带给我们明快而富有活力的演奏。哈利与未婚妻二重唱的抒情旋律,哈利和他所在军队的滑稽形象,拿破仑军队的呆滞沉重与煞有介事,这些场面多拉蒂处理得轻快明朗、机智俏皮,毕竟是指挥自己民族的东西。科达伊的另外两首管弦乐作品《马罗采克舞曲》和《加兰塔舞曲》,以及巴托克的《匈牙利素描》和《罗马尼亚民族舞曲》也收在同张唱片上。 #3$$#%%%%%%%6$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
阿诺尔德·勋伯格
埃克托·柏辽兹
www.18art.com
安东·鲁宾斯坦
本杰明·布里顿
彼得·柴科夫斯基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www.18art.com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古斯塔夫·马勒 #3$$#%%%%%%%6$
http://edu.21cnmc.com/NewsInfo.aspx?id=582&zid=158&sid=165
http://www.kuke.com/kuke/library/composer/category/13162/ #3$$#%%%%%%%6$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306/540.html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