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英文名称:RapaNuiNationalPark
#$$$$$$$$$$$$$$$$$$$$$$$$%
所属洲:南美洲 #3$$#%%%%%%%6$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太平洋上,27°07'41.51"S、109°22'12.08"W www.18art.com
岛屿类型:火山岛 #$$$$$$$$$$$$$$$$$$$$$$$$%
所属国家:智利 #$$$$$$$$$$$$$$$$$$$$$$$$%
面积:117平方公里 #3$$#%%%%%%%6$
形成原因:拉帕努伊岛是在大约一百万年前由海底的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
www.18art.com
现岛上居民约2000人,都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在西方人未到这个岛上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为岛上都是石块,不长农作物,只能种些易生长的甘薯。岛民原来都靠捕鱼,种少数甘薯为生,现在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当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岛上耸立多座火山丘,最高点海拔601米。地面崎岖不平,覆盖深厚凝灰岩。岛上的地貌大多是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岛上的海滩上多是岩石,悬崖峭壁遍地都是,海湾上没有人看守。岛上只有三个海滩,沙子非常干净。东北部高出,面对着波利尼西亚小岛群。西南部地势平缓,与智利西海岸相距3700公里,遥遥相对。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座火山。左边角上是拉诺考火山。右边是拉诺拉拉科火山,这座火山的斜坡上有岛上最大的巨型石像群。北方角上是拉诺阿鲁火山,它与特雷瓦卡山相邻。 #$$$$$$$$$$$$$$$$$$$$$$$$%
拉帕努伊岛呈三角形,每个角上都有一度较大的火山。岛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火山。火山口周围长满了苔藓和野草。较大的火山口里已经形成了湖泊,湖边长着芦苇。这一切构成复活节岛独特的自然景色。复活节岛上最著名的是巨大的石雕像,已发现的约有1000尊。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边,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竖在祭坛上。
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约90吨。它们的头较长,眼窝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较长。它们没有脚,双臂垂在身躯两旁,双手放在肚皮上。这些石雕像是用淡黄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还戴着帽子,帽子是用红色岩石雕成的,高几米,形状像个圆柱。有的石雕像身上还刻着符号,有点像纹身图案。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比这些巨大的石雕像还要大一倍的石雕像,但它们多是半成品。除去巨大的石像之外,岛上还有许多的祭坛。已发现的有300座。有的祭坛之上竖立着巨石像。祭坛样式众多,最多的是一种窄长石台,两边都有侧翼。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石建筑物,如祭师居室、祭祀场等。 #$$$$$$$$$$$$$$$$$$$$$$$$%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
目前已发现印加社会前期,玻利维亚境内的喀喀湖附近的蒂瓦那河与复活节岛之间曾有过联络。另外与秘鲁也似曾有过连系。据说西班牙征服者在秘鲁曾耳闻有一个遥远的西方的岛国的存在之传说。最初的探险者们在复活节岛发现的芦苇,还有些蔬菜如:马铃薯、丝兰等,这类植物原先都生长在南美一带的。复活节岛上传说长着长耳朵的都来自东方,在他们之后,从西方又来了短耳朵的。这一传说提示了最早的定居者来自印加之前的拉丁美洲(目前已知道那里的人们确实总要把耳朵拉长),随后而来的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推翻了那些被宗教迷惑住了心窃的长耳朵人。 #3$$#%%%%%%%6$
1722年4月5日,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航行经过这里再次发现了这个岛,因为那天是耶稣复活节,于是被命名为“复活节岛”,这个小岛的名称就这样沿用了下来。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开始到岛上抓拉帕努伊人当奴隶。起初还只是偶尔为之,1862年,秘鲁海盗乘八艘船只而来,抓走了一千多名拉帕努伊人,男性拉帕努伊人几乎被一网打尽,这些人被运到秘鲁,卖给了当地奴隶主。
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秘鲁政府不得不命令奴隶贩子将这些拉帕努伊人放回,但这批拉帕努伊人已死得只剩下100人左右了,在返回复活节岛的途中,又染上了天花,在旅途中纷纷病死,只有15人回到家乡。这15人也把天花带到了复活节岛。传说中的创始酋长霍图·玛图阿(HotuMatu'a)的最后一批后裔死去了,所有的酋长、祭司也都死去了。岛上居民只剩下了数百人。第二年法国传教士踏上复活节岛,轻而易举地就把灾难中的拉帕努伊人都改造成了基督徒,同时也彻底地消灭了岛上的文化。他们下令烧毁所有刻有朗格朗格的木板。现在幸存的25块朗格朗格板是拉帕努伊人偷偷藏下来的。 #$$$$$$$$$$$$$$$$$$$$$$$$%
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1888年也是复活节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吞并复活节岛,将岛上大部分土地租给牧羊公司,一直持续到1953年,牧羊使岛上土地更加贫瘠。今天的岛上人口上升到2千多人,但只有5%的学龄儿童讲拉帕努伊语。 #3$$#%%%%%%%6$
岛上几乎见不到妇女,而且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似乎钻入地底下洞穴中去了,使人看不见。1770年一队西班牙探险者们从秘鲁出发来此岛上时,也曾有过类似发现。岛上的人仍很友好,土地也耕耘得很好。然而事隔四年,当库柯船长到来时,情形截然不同了。原先既没有武器也没有战争的岛上,百无聊赖的人们,站在已经荒芜了的土地上,手持木棍与长矛,满怀敌意。那些巨大的石雕不再受人敬仰,被推翻在地。到了19世纪,这里成了奴隶贩子出没之处。直到复活节岛被侵犯,摧残,即将遭到毁灭的时候,西方世界才终于开始了对这里一切的研究,研究岛上的人以及他们的文化。 #$$$$$$$$$$$$$$$$$$$$$$$$%
西方传教士向岛上幸存者们传播基督教,说服他们放弃对梅克·梅克神的信仰而改信耶稣上帝。牧师在去传教时发现当地人的屋里都供着一种小神像,不过显然他们对这神像并不举行什么庄重的祭礼。后来发现了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这证明岛上的人是懂书写的。有一些这类木板意被判定为异教徒的宣传工具而遭毁坏。另外有一些则有幸被保存下来了。有些当地人称之为“荣戈—荣戈”(rongo-rongo)的经文,是一些刻写在木板上的文字,第一行先从左往右写,下一行则从右往左写,以此换行换方向地往下写。至于这些象形符号的含义,则始终是个不解之谜。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拉帕努伊岛上最神秘的还是那1000来个巨形石雕,当地人把它们叫“莫艾”。其中不少高约3.7—4.6米,重约20.3吨,还有更大的,足有9.8米,重为91.5吨。这些雕像头部硕大,下巴向外突出,耳朵则往下伸得很长。有些石雕顶部有块红岩石,就像是戴了一顶“帽子”。另外,在一个石坑处还发现一些石雕的半成品。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的石雕默默站立着,神秘地凝望着太平洋。
人们一直在思索,古代复活节岛上的人们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才成功地搬动了这些如此这大的石雕(当地的传说不容分辩地扬言石雕自己走过去的)?调查表明石像重心偏低,所以只要15个人用绳子便能把其举起并迅速移动。这些石像都没有腿。有趣的巧合是,复活节岛语言中有一个动词,其意思就是不用腿以缓步向前。关于石雕的制造与搬移已不再是个谜了。但是至今仍令人们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石雕究竟代表什么?代表神灵,还是代表他们的祖先?它们又为何凝望着远方的大海?雕像对此却始终缄默不语。
www.18art.com
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离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开恩群岛也有2,075公里距离。该岛形状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面积117平方公里。在行政上,复活节岛隶属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地区,时区为西六区。据2002年的人口统计,该岛一共有3,791名居民,其中有3,304人居住在首府汉加洛(HangaRoa)。复活节岛以其分布在海滨沿线为数众多的巨型石刻摩艾石像而闻名于世,1995年,拉帕努伊国家公园(即复活节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
拉帕努伊岛以600多尊充满神秘的巨型石像吸引各国的观光客和考古学家,大大小小的人头巨石遍布全岛,称为摩艾石像。其中以亚虎达喜(AhuTahai)、亚虎亚基维(AhuAkivi)、拉诺拉拉库(RanoRaraku)和安纳根纳湾(AnakenaBay)最为集中。石像全部为半身,大多被整齐地排列在4米多高的长方形石台上,面朝大海。石像高7-10米,重量从20吨到90吨,最重的竟然达200吨。有的石像戴着红帽子。石像都是长脸、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下巴棱角分明,表情沉毅自信。还有的石像被安上了眼珠。
www.18art.com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www.18art.com
有人认为是为了追思死去了的部族的重要人物而建造。但岛周围没有丰富的材料,在兴建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石像为何会、如何存在至今依然是谜。由于没有文字资料的记载,复活节岛最初的历史已经无法重建。岛上原居民世代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的先人,大酋长霍图·玛图阿(HotuMatu'a)带着妻子和全家乘坐一或两只独木舟来到该岛。而人类学家对于岛上居民由来的问题也颇有争议,但今日复活节岛上的原住居民却是毫无疑问地属于南岛民族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他们说着一种波利尼西亚语的方言拉帕努伊语。1774年库克船长来到此岛时,一名来自大溪地有着波利尼西亚血统随行人员可以和当地居民交谈。据推测,拉帕努伊岛居民的祖先们从西面的马克萨斯岛乘坐波利尼西亚特有的独木舟,乘信风坐自西向东航行,越过数千公里的浩瀚汪洋来到此地。遥远的征途对于以高超的航海技术闻名于世波利尼西亚人来说并非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当欧洲人只敢在白天沿着海岸线航行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在广阔的南太平洋驰骋纵横了。 #3$$#%%%%%%%6$
波利尼西亚人抵达该岛的时间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大多数资料及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大约在公元300-400年左右,这也就是夏威夷岛最早有人定居的时间。但一些科学家根据当地居民砍伐树林时产生的木炭进行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实验得出的结果推测的这一日期可能迟至公元700-800年。现在也有人根据不同实验材料断言,拉帕努伊岛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200年左右,这就是该岛森林开始消失的时候。 #$$$$$$$$$$$$$$$$$$$$$$$$%
挪威的著名人类学家托尔·海尔达尔指出了许多拉帕努伊岛文化与南美大陆印第安人文化的相似之处,并认为可能有来自秘鲁的印第安人与波利尼西亚人同时生活在此岛上。现今的考古证据表明,拉帕努伊岛的文明并没有非拉帕努伊岛文化的影响。与海尔达尔时代不同的是,当代科学家可以利用DNA分析对拉帕努伊岛原主居民进行基因测试,结果发现他们确实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但是大部份拉帕努伊岛原住居民在19世纪被抓走或强逼离开该岛,当时残留在岛上的原住居民人口数量可能只有历史峰值人口的1-2%,DNA分析只能说明那些残留的人是波利尼西亚裔。此外,海尔达尔发现拉帕努伊人的主食甜芋头,是一种原产南美的植物。但有观点认为,以波利尼西亚人高超的航海技术,抵达南美海岸带回这种植物的可能性,比南美人将甜芋头带到拉帕努伊岛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www.18art.com
岛上常见的洞穴是复活节岛战时专用的避难洞。从洞底踩得结结实实的厚厚的一层垃圾来判断,战事一定是旷日持久的。洞穴一个连着一个,宛如埋在地下的成串珍珠。洞口十分隐蔽,人们只有通过有尖角的或锯齿形的狭窄通道才能入内。洞底有大量的鱼骨和贝壳,还夹杂着禽类骨骼,几件用人骨、石头和火山玻璃制成的原始工具,以及一些骨头和贝壳做的护身符。人民疑惑不解的是,石像的制造者应是举世无双的工程师和匠心独具的艺术家,而一个被人追捕的穴居民族又如何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
#3$$#%%%%%%%6$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对大海,昂首远视。这些无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几十吨,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吨。有些石像头顶还带着红色的石帽,重达10吨。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令人不解的是,岛上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刻的呢?它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
www.18art.com
雕像制作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是岛上人雕刻的,他们是岛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个酋长、被岛民神化了的祖先,同意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石像的高鼻、薄嘴唇,那是白种人的典型生相,而岛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征。耳朵长,哪种人也不像。雕塑是一种艺术,总会蕴含着那个民族的特征,而这些石像的造型,并无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那么,它们就不会是现在岛上居民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这些雕像也就不可能是他们制作的。此外,人们在从另一个角度细细地分析,岛上的人很难用那时的原始石器工具,来完成这么大的雕刻工程。有人测算过,在2000年前,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在生产力非常低的石器时代,他们必须每天勤奋地去寻觅食物,才能勉强养活自己,他们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雕刻呢?况且,这种石雕像艺术性很高,专家们都对这些“巧夺天工的技艺”赞叹不已。即使是现代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得了的,谁又能相信,石器时代的波利尼西亚人,个个都是擅于雕刻的艺术家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石像不是岛上人雕刻的,而是比地球上更文明的外星人来制作的。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和要求,选择这个太平洋上的孤岛,建了这些石像。这种说法更离奇。为雕刻这些石像,岛上丢弃了许多用钝了的石器工具,谁会相信,比地球人更文明的外星人,会用这些原始的石器工具来完成这批雕像作品呢。
www.18art.com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科哈乌·朗戈朗戈
这是复活节岛最神奇的谜团之一。它是一种“会说话的木关”,当地人称做“科哈乌.朗戈朗戈”。位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东面,距智利西海岸3000多千米,离其他岛屿也较远。这个小岛的面积约120平方千米,首府是安加罗西亚。荷兰航海家雅克布·罗格宾于l722年4月5日发现了这个小岛,因那天正好是复活节,所以就把它叫成了复活节岛。
最先认识此木价值的,是法国修道士厄仁·艾依罗。厄仁在岛上生活了近1年,深知此木就是复活节岛的古老文字。“朗戈朗戈”是一种深褐色的浑圆木板,有的像木桨,上面刻满了一行行图案和文字符号。有长翅两头人;有钩喙、大眼、头两侧长角的两足动物;有螺纹、小船、晰蜴、蛙、鱼、龟等幻想之物和真实之物。厄仁在世时,这种木板几乎家家有收藏。并发现当地居民把这种木板当柴烧。这种木板现已留下不多,仅有21块。厄仁不久染上了肺结核病,很快便去世了。他死后不久,由于宗教干涉,“朗戈朗戈”被一一烧毁,几乎绝迹。由于战乱等原因,岛上已找不到懂这种文字符号的人了。
尽管局限于如此之小的地球区域,而且仅被少数的当地居民使用过,但这些文字都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之明证。这些人是谁?他们什么时候来到这座岛屿?来自何方?是他们带来了自身的文明和自己的文字吗?这些深奥晦涩的符号曾经是要表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思想和价值?然而有识之士都认为,“朗戈朗戈”文字符号,是揭开复活节岛古文明之谜的钥匙。100多年来世界许多学者为破译它倾注了毕生精力,但一直没有人能破译。 www.18art.com
![]() |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 |
鸟人节
岛上最大的传统节日莫过于一年一度的“鸟人节”。每年春天,全体岛民齐聚奥龙戈火山顶,选举自己的首领“鸟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鸟人”出自岛上流传的一个神话:古时候,造物主玛科·玛科向岛上的祭司传授宗教仪式和祭神物品——海鸟蛋,并指定海上两个礁屿为取鸟蛋的地方。
#$$$$$$$$$$$$$$$$$$$$$$$$%
这样,每年8、9月份海鸥飞来之时,岛民们就会集中在奥龙戈海边。每个部落推选一名选手顺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寻找鸟蛋。第一个得到鸟蛋的选手立即游回岛上,将蛋交给自己的酋长,这个酋长便成为当年的“鸟人”。整个一年里,他都被岛民供奉为神明。由于游泳取蛋时常遭鲨鱼袭击,这一活动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圣的祭典仪式、多彩的化妆表演仍然保留至今,“鸟人”仍是岛民的崇拜神。为适应旅游的需要,活动时间改在每年的2月份,让更多的游客目睹这奇异的风俗。
阿纳凯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岛最高点,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从山上下来不远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点。据传,它是一个毛利巫师的七个儿子等待欧图-玛图阿王到来的地方。“达海”是全岛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当傍晚,人们步行到这里观看日落,霞光映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
复活节岛人热情好客,友善礼貌,每迎来宾都献上串串花环。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男人颈套花环、裸露上身,女人头戴花饰、下穿羽裙,跳起优美的羽裙舞。这种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游活动的“保留节目”。 www.18art.com
会说话的木板
在石像附近曾经发现过刻满奇异图案的木板,人称“会说话的木板”,但这些木板后来遭遇了“文明者”带来的浩劫。在探险家发现复活节岛之后,欧洲的传教士纷纷来岛上传播上帝的“旨意”。他们下令,将这些木板统统烧掉。只有一个当地居民抢下了25块木板,将它们钉成一条渔船,逃到海上。后来这25块木板保存了下来,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收藏。这些幸免于难的“会说话的木板”,长2米,两边用鲨鱼牙或坚硬的石头刻上方形图案,像鱼、鸟、草木和船桨等,也有一些几何图形。可是,这些“会说话的木板”上的图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呢?它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谜底至今还没有揭开。 #3$$#%%%%%%%6$
马耳他巨石庙 | 杰内古城 | 阿斯基亚王陵 | 戈雷岛 | 圣路易斯岛 | 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 |
马托博山 | 罗布恩岛 | 卡苏比陵 | 圣安娜 | 波托西城 | 苏克雷古城 |
萨迈帕塔考古遗址 | 奇洛埃教堂 | 欧鲁普雷图 | 卢嫩堡 | 卡塔赫纳 | 魁北克古城区 |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http://qi.daqi.com/tag/38155/1.html
http://tj.focus.cn/msgview/30105/20330718.html
#$$$$$$$$$$$$$$$$$$$$$$$$%
http://tech.163.com/06/1230/09/33J5FDJP00091537.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