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桥
![]() |
灞陵桥 |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原桥高于水面3米余,为三孔青石桥。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高官厚禄若粪土,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清道光年间傅梓之《许州记》载甄汝舟怀古诗句,云:“野水四堤浸柳条,道边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www.18art.com
![]() |
灞陵桥 |
1990年重新修建了这座仿汉观赏桥。桥长121米,单拱双柱,柱承栌斗,支顶拱体。青石栏板上浮雕仿汉画像,内容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大多是反映汉代农桑狩猎、民俗天像等现实生活。质朴生动,令人退想。东阅台的正中入口处,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西月台南北对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烟,代表着帝王之仪。 www.18art.com
千古流传的关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灞陵桥距许昌市八里处,又名8里桥。为什么叫“漏陵桥”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大概与《三国志评话》的作者有意借名桥、写名事、为名人歌功颂德有关,把关羽挑袍的地方写成西安灞陵桥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谐音,以讹传讹,沿以为习。无论是“八里桥”或是“灞陵桥”,由于这处遗址的历史影响,不失为许昌的一处名胜古迹。 #$$$$$$$$$$$$$$$$$$$$$$$$%
![]() |
灞陵桥 |
#$$$$$$$$$$$$$$$$$$$$$$$$%
春秋楼 #$$$$$$$$$$$$$$$$$$$$$$$$%
![]() |
春秋楼 |
春秋广场 #$$$$$$$$$$$$$$$$$$$$$$$$%
春秋广场是河南省许昌市的一处城市广场,因毗邻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而得名。每到节假日,来此休闲的人络绎不绝。在暖日的照耀下,坐在石凳上,欣赏广场的美景,观察闲暇漫步的人们,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压力,也排遣了离家的孤独,快乐心情油然而生。
#$$$$$$$$$$$$$$$$$$$$$$$$%
许昌博物馆位于许昌市文峰路中段明代文峰塔省级文物保护区内,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66平方米,子1987年12月底建成,博物馆造型新颖,风格独特,展区展厅呈南北对称的两个U字形,中间由亭台,回廊连接,组成三个开阔的庭院。 www.18art.com
许昌灞陵桥文物景区,是以三国胜迹灞陵桥为依托,修复辟建的名胜游览景观. www.18art.com
![]() |
灞陵桥 |
苑区坐落在城西八里的石梁河畔,占地126亩.古运河贯穿其中,两岸垂柳依依,灞桥飞架.如长虹卧波,水禽相戏,野趣天成,河东为园林式仿汉建筑青梅园和秋湖垂钓村.河西有清代建筑群关帝庙及新辟建之桃园.这座融桥,庙,园为一体的文物苑区,正以崭新的风姿,迎接四海宾朋.
残碣证史-汉关帝挑袍处
甘肃灞陵桥 #3$$#%%%%%%%6$
又名卧桥,在渭源县城南门外的清源河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既济行人,复通车马”,后被洪水冲毁。1919年仿兰州卧桥改建,被称为“渭水长虹”。桥身南北向全长40米,高15.4米,宽4.8米,曲跨29.5米。整个桥分为13间,46柱,&127;桥面和桥底均以每排10根粗壮圆木,并列为11组,从两岸桥墩底部逐次递级,凌空而上,形成半圆状桥体。桥面有台阶通道三条,并配有栏干扶手。桥顶为飞檐挑阁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为木结构,精巧壮观,已成渭水一大景观。于右仁先生曾题写了“大道之行”的匾额。
www.18art.com
![]() |
灞陵桥 |
灞陵桥桥身高耸,桥面为三道阶梯状通道,中宽边窄,且有扶手栏杆相配,既可远眺,又助攀登。桥两端建有飞檐式廊房,四角抖起,脊耸兽飞,似巨龙凌空而起,颇为壮观。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闻名全国。桥两端有历代名人左宗棠、孙科、杨虎城、于右任、蒋介石的诗、词、联名和题字。 #$$$$$$$$$$$$$$$$$$$$$$$$%
1、河南旅游网:http://www.uhenan.com/daoyou/show-182-1.html #3$$#%%%%%%%6$
2、往那网:http://www.zhuna.cn/scenic-9790.shtml
3、全游网:http://www.3608.com/sight/s_intro_6497.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