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
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 |
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www.18art.com
在众多藏品中,被中国游客所熟知的要数“郑和布施碑”,它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多次经过斯里兰卡所留下的历史见证物。这块石碑是1911年在加勒的道路施工中出土的,石碑用汉语、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又名“三种文字碑”,石碑内容大致是郑和当年来到斯里兰卡的经过及在斯里兰卡的一些活动等,落款为永乐七年二月,也就是公元1409年,明永乐年间,朱棣在位时期。这块碑雕刻有中国传统龙纹,碑高1.45米,宽0.76米,厚0.13米,大气磅礴,可惜的是上面的字迹已无法清晰再现,但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友好和平的精神长存。 www.18art.com
![]() |
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一座1877年修建的博物馆──科伦坡国立博物馆,位于维多利亚公园的南面,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绘画、古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在斯里兰卡建立的纪念碑,碑顶端镌刻着中国的图案和文字,由于时间久远,部分字迹已难辨认。馆内的所有展品均是这个古老的国度文化和历史的真实写照。
![]() |
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斯里兰卡的郑和碑被历史学家称为“郑和布施碑”或“三种文字碑”,它是1911年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被工程师H?F?托马林发现的,当时这块石碑碑文朝下盖在一个管道口上。托马林将这块石碑转移存放。
#3$$#%%%%%%%6$
这块石碑的发现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剑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吉里斯教授认为,它消除了人们在郑和访斯确切时间问题上的疑问,因其清楚表明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数次访问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山)。斯里兰卡独立后,这块碑被送到了位于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保存。
#3$$#%%%%%%%6$
曾多次在国立博物馆一层的石碑大厅看到这块刻有龙纹和汉字、明显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碑。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文字肉眼已经难以辨认。在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执行馆长拉吉特?希瓦吉先生的帮助下,记者辗转找到了石碑中文碑文的拓片复印件。碑文记载的是郑和等受明朝皇帝派遣,下西洋时来斯里兰卡巡礼圣迹,向佛教寺庙布施香礼,以竖碑记之的情况,后面列有布施祭品的清单,碑文的落款是永乐七年二月,即1409年2月。 www.18art.com
![]() |
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斯里兰卡著名历史学家、伦敦大学博士洛娜?德瓦拉贾在就郑和访问斯里兰卡一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身为穆斯林的郑和,却能在一块碑上以三种宗教为对象,表示同样的礼敬与尊重,一方面反映了郑和以及明朝统治者对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宗教上的宽容性;另一方面则反映出郑和一行希望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至于受到宗教对立的影响。可以说,这块石碑是郑和以及当时明朝皇帝和平宽容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同时也表明中国当时具有极为宽广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
![]() |
科伦坡国立博物馆 |
#$$$$$$$$$$$$$$$$$$$$$$$$%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在斯里兰卡建立的纪念碑,碑顶端镌刻着中国的图案和文字,由于时间久远,部分字迹已难辨认。馆内的所有展品均是这个古老的国度文化和历史的真实写照。在老城区内,沼泽低地上矮小木屋中居住的贫穷的辛哈里人,同沿海沙丘旁属于上流社会的欧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亦为这个高度现代化的大都会刻上了昔日不可磨灭的印记。 #$$$$$$$$$$$$$$$$$$$$$$$$%
![]() |
![]() |
#$$$$$$$$$$$$$$$$$$$$$$$$%
http://www.youabc.com/asia/sri-lanka/colombo/attractions/colombo-national-museum/ #3$$#%%%%%%%6$
http://travel.sohu.com/20060911/n245260944.shtml
#$$$$$$$$$$$$$$$$$$$$$$$$%
http://q.163.com/828001/blog/tji12345/197491092007022101511367/#197491092007022101511367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种子岛航天中心 下一篇 科尔多巴耶稣会牧场和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