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昌昌城址
![]() |
秘鲁昌昌城址 |
![]() |
秘鲁昌昌城址之铜像 |
公元1470年左右,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战争后,印加王公图帕克·尤潘奇将昌昌国王敏昌卡曼俘虏到了库斯科。国王之子楚穆·卡巫继位,作为印加帝国的代表统治这个已经由强变弱,四分五裂的王国。70年后,昌昌城被彻底遗弃。
秘鲁昌昌城址占地广阔,布局奇特是最引人注目之处。这个城市的布局被严格地分为几个等级。全城占地约36平方公里,中心地带6.5平方公里,包括10个长方形的城堡。每个城堡平均长约400米,宽约200米,四周有高9-12米的围墙,墙基厚3米。城堡北面有一狭小入口,堡内以高墙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入口处为一略呈方形的大院,两侧是厨房和一些小院落,南侧有许多土坯房屋,有的墙上有浅浮雕的鸟、鱼、漩涡纹、格子纹等图案。中部近入口处也是一个小院,周围有一些小院落和可能是贮藏室的小房间,另有一个巨大的陵墓。南部主要是蓄水池。这些城堡大概是统治者及其亲随的生活区,一般居民则住在城堡之外。有研究者认为,这些城堡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其年代前后相接。已知城堡数目与奇穆君主的数目(10个)正好吻合,因此人们认为可能这些君主各有一个城堡作为王宫,在他死后又成为他的陵墓。类似的习俗后来也流行于印加文化的库斯科。
昌昌,契穆语为“太阳、太阳”。对考古学家而言,今天的昌昌古城早已变得既面目全非又神秘莫测。早在哥伦布1493年到达美洲时,昌昌就早已被废弃。欧洲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只是一座被人遗弃的空城。欧洲人并没有见过昌昌的居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只是从印加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关这座古城的传说。
![]() |
秘鲁昌昌城址之古物 |
早在印加帝国建立之前,在秘鲁的北部海岸莫奇河谷,就有了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这也是西班牙人到来前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契穆王国的首都——昌昌古城。
#3$$#%%%%%%%6$
15世纪初期,自诩为太阳子孙的印加部落,以秘鲁的库斯科为中心,相继征服邻近的部族,建立了强大的印加帝国,这也是古代南美洲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文明社会。在印加帝国最为鼎盛的时期,帝国统治的疆域包括现在的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以及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 www.18art.com
据说,当印加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时,为了拓展帝国的版图,在和周围的部族连年征战中,征服了当时已由强变弱、四分五裂的昌昌王国。从此,这一地区也被置于印加帝国统治之下。几十年后,始建于11世纪的昌昌古城被彻底遗弃。
![]() |
秘鲁昌昌城址之文物 |
从挖掘出的一小部分来看,这座古城非常壮观。其城市布局被严格地分为几个等级,反映出一种严谨的社会观念,当时的契穆人似乎已经有了比较细致的社会等级制度。
城里一些主要的建筑群,都是用各种不同的土砖所造,看上去简单朴实。但在另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上,有饰有金箔嵌在泥土墙面上的装饰图案。可惜的是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已流失多年。城内设有非常复杂而有效的水道系统,用来供应城内的食用水,其中有一条水道长达80多公里。从供水设施来判断,当时在这座城里的居民大约有5到10万人之多。
在10个城堡的西侧和南侧发现了4个手工业区。手工制作业似乎主要有木器加工业、纺织业和金银制作业。城址中发现有铜器、青铜器及金银制品。陶器为磨光黑陶,器形以马镫壶为最多,也有源于南方的提梁壶。另外还发掘到织布机,并出土十分精美的纺织品。
![]() |
秘鲁昌昌城址地图 |
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城堡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但其年代前后相接。有研究者认为,因为这10座城堡正好和历代契穆君主的数目吻合,因此有人认为可能是这些君主各有一个城堡作为王宫,在他死后又成为他的陵墓。类似的习俗后来也流行于印加文化的库斯科。
在10个城堡的西侧和南侧发现了4个手工业区。手工制作业似乎主要有木器加工业、纺织业和金银制作业。在古城中,也出土有铜器、金银器、陶器、织布机纺织品等。
#$$$$$$$$$$$$$$$$$$$$$$$$%
据考证,契穆人操容卡语(现已消失),没有文字。昌昌古城后来虽被岁月和沙石所湮没,但因为这个地区雨水罕见,所以古城的遗址保存非常完整。 www.18art.com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城,昌昌古城中,不论城墙或是房屋,一律不见石头,全部用土坯垒成。土坯有大有小,依不同建筑物而定,砌得“天衣无缝”。土坯常以品字形逐层砌造,以防地震的破坏。让人惊讶的是,1970年秘鲁大地震,后人修复的城墙倒了,残存的古城墙却安然无恙。后来人们发现,原来,当年的契穆人在建造这座土城时,其土坯是用黏土、贝壳、砂粒磨成细粉,混合掺水成型,以火焙烧制成,成品呈紫红色,坚牢度不亚于现代混凝土。再加上当地气候干燥,几乎终年无雨,才使得这些土坯建筑经受住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
昌昌古城和它的建造者契穆人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们的强烈兴趣,又使他们感到困惑。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昌昌古城以东不远沿海地区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更使世人感到了极大的震惊。
![]() |
秘鲁昌昌城址之图 |
#$$$$$$$$$$$$$$$$$$$$$$$$%
最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发现,这两座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大约是公元200年至公元600年间。也就是说,它们比契穆王国的年代更早。那么,这两座金字塔是什么人建造的呢? #$$$$$$$$$$$$$$$$$$$$$$$$%
经过长时期的考察和研究,考古学家们终于发现,他们的建造者是一个名为“莫奇”的南美古代民族。据研究,莫奇人兴起于公元前200年,繁荣于公元1世纪至8世纪的秘鲁北部沿海地区。他们曾沿着秘鲁海岸建成了一个绵延350公里长的国度。莫奇人是契穆人在文化上的先驱,契穆人使用土坯建筑这一特点就是从莫奇人那里继承来的,因此莫奇人曾被称做原始契穆人。但他们似乎并不是一个民族,契穆人的帝国兴起之前二百年,莫奇人就已经消亡。 #3$$#%%%%%%%6$
![]() |
秘鲁昌昌城址一角 |
但是这个创造过辉煌文化的古老民族,在大约公元8世纪以后便渐趋衰落,最终湮没于荒野之中。又过了二百来年,在大致同一个地方,契穆人开始崛起。 #$$$$$$$$$$$$$$$$$$$$$$$$%
从莫奇文化到契穆文化,这里面充满了令人困惑之处。首先,契穆人是不是莫奇人的后裔?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刚刚发现莫奇文化时,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原始契穆人。这两种文化确实太相似了。从不用大多数民族所用的石头和砖块而用独特的土坯建筑,到陶器和金银器的制造技术,都仿佛一脉相承。但这种看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莫奇文化消亡二百年之后,契穆文化才出现,这里有二百年的历史断层。所以现在大多考古学家都放弃了这个看法,改持存疑态度。 #3$$#%%%%%%%6$
最简单的一种看法是由于自然灾害。有人说,自公元6世纪以来,这里遭受了长期的干旱。后来又有过地震、洪水和沙尘暴,使这里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无法生存。但如是这样,为什么后来的契穆人却能在这里生活并建立强大的帝国?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安第斯山区的部落集团,可能是瓦里人,从东部入侵,最终毁灭了这个秘鲁沿海的古文化中心。但瓦里人却没有在沿海地区留下痕迹,因此这种说法也有些勉强。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秘鲁沿海存在另一个强大的文化核心,它从南向北推进,从而湮没了莫奇文化。那么这个强大的民族是不是就是契穆人呢?如果是,他们的出现为什么要再过二百年?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什么人?不论是莫奇人还是契穆人,他们都没有留下文字,又都在世界主流文化接触他们之前就已经销声匿迹。
野牛跳崖处 | 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 | 苏克雷古城 |
波托西银都 | 萨卡特卡斯 | 向风海峡 |
科罗及其港口 | 乌斯马尔古城 | 普埃布拉 |
费城独立厅 | 冰川国家公园 | 霍亚德塞伦考古遗址 |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1] 中国园林网 http://gj.yuanlin.com/Html/Detail/2008-7/6552.html
[2] 中国网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zwyichan/407888.htm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