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
![]() |
重庆图书馆 |
重图概况
![]() |
重庆图书馆 |
创建于1947年的重庆图书馆,经过60年风雨历程,现已拥有馆藏300余万册,并形成了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三大特色馆藏:民国时期出版物、古籍线装书、联合国资料。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出版物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中国西南地区古籍线装书收藏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图书馆,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
#3$$#%%%%%%%6$
1945年5月,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议案,为纪念同年4月12日逝世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反法西斯作战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功绩,决议筹设“国立罗斯福图书馆”以永垂纪念。1946年9月,蒋介石明令国立罗斯福图书馆设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即是重庆图书馆的前身。1947年5月1日,“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对外开放阅览,时有藏书10万余册。其第一任馆长严文郁在“国立罗斯福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馆舍布置、图书接收和收集方面不辞辛苦,收集到了一些珍本、善本图书。
#3$$#%%%%%%%6$
![]() |
重庆图书馆 |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使重庆图书馆各项工作受挫,事业受阻。然而,重图人始终坚守岗位,尽力保护图书。重庆图书馆馆藏三大特色即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3$$#%%%%%%%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让重庆图书馆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基础业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恢复和加强,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进一步改善;成功研制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C-S图书自动传送系统”;开展各种图书馆员知识、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为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创建平台;参与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以及全国性图书馆专业书籍的编撰,并编辑出版各类图书;积极建立馆际协调机制,推动全市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www.18art.com
1987年,重庆市图书馆更名为“重庆图书馆”。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然而重庆图书馆的状况却不尽人意,令重图人尴尬。据1997年文化部全国第二次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检查的结果显示:重庆图书馆已由“六五”计划前,全国排名前几位的知名图书馆之一,几乎退到了最后一名。阅览座位、阅览室面积等十多项硬件指标达不到评估的最低标准,得分为“0”。 #3$$#%%%%%%%6$
![]() |
重庆图书馆 |
重庆直辖后,中共重庆市委、市府把加快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2000年制定“十五规划”时,即规划了新的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等5个文化建设项目。2000年1月,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既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为重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
2003年7月4日,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决定:集中财力,投资45亿元建设重庆图书馆等10个具有功能性、标志性的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这10个项目的建设,均为建国以来重庆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集中的一次。2003年10月,重庆图书馆重建项目在市计委正式立项。2004年12月29日重庆图书馆新馆在洋溢着热烈气氛的冬日寒风中奠基。
www.18art.com
直辖10年为重庆图书馆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0年来重庆图书馆面貌日新月异:实现办公自动化,图书馆管理自动化,书目检索网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内容由传统的借书还书发展到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政府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年购书经费从1997年的90万元增至2007年的800万元;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成立共享工程重庆分中心,并推动基层中心的建设,加快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步伐;启动民国文献数字化工程,拯救珍贵历史文献;加强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开设各种教育形式的培训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提升自身形象,努力实施品牌战略,星期日知识讲座、系列学术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重庆图情研究》、成立君合读书屋、史迪威阅览室、爱丁堡社区图书馆等,以其特有的吸引力体现着重庆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 www.18art.com
![]() |
重庆图书馆 |
#$$$$$$$$$$$$$$$$$$$$$$$$%
这里,文化氛围浓郁,有着稳定的文化消费能力和巨大的阅读潜在人群,在文化传统、知识人口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这里,交通方便快捷,外界干扰少,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览环境。 #3$$#%%%%%%%6$
由美国PEA公司设计的重庆图书馆新馆极具时代感与感召力,是在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上的一种创新。新馆有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开放的公共阅览区域、安全的公共区域、私密区域,三者围绕着一个景观庭院,透过临近的阅览室和休闲区可以看到庭院里美丽的景色。新馆外墙使用玻璃和石头两种设计元素,用以区分图书馆的公共区域和安全区域。玻璃外墙的公共区域面对凤天大道,对室内的读者及路上的行人都是通透的。一条宽阔的通道,将图书馆的公共广场与公共阅览区连接起来。石头砌成的书库和服务区,给图书馆的收藏以足够的安全保障。 www.18art.com
为了传达重庆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利于新馆的形象建设,重庆图书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馆徽标识设计方案。由四川目标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馆徽,从300余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该方案把中国文字的“重”字左半边与
![]() |
重庆图书馆 |
#3$$#%%%%%%%6$
新馆藏书量可达500万册,每天能为5000人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6大功能区:行政服务区、业务加工区、读者服务区、会展培训区(含一个408人的学术报告厅,可容纳200人的多功能厅及培训中心、展览厅、读者餐厅、招待所)、共享服务区(含检索、咨询、接待、读者服务部等)、车库设备区。
www.18art.com
重庆图书馆60年的风雨历程,折射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凝聚着几代重图人的心血与奋斗。重庆图书馆新馆的开馆,标志着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和谐重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图书馆新馆必将成为集教育、文化及社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成为重庆城市一道崭新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特色馆藏
1、民国时期出版物:重庆图书馆现有民国时期出版物76611种、177621册。由于重庆为二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陪都,因此"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重点收集各类抗战图书和报刊,使该馆成为中国二战图书、报刊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 #3$$#%%%%%%%6$ 2、古籍线装书:重庆图书馆收藏有宋代以来的古籍线装书532342册,其中收入《全国善本书总目》的就有3707种,55632册,内有孤本和稀见本424种,古籍线装书的数量和质量均列中国西南地区首位,在全国也位居前列。
www.18art.com
3、联合国资料:"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成立之后即被联合国指定为其资料寄存馆,一直未曾间断。并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联合国全部文献寄存馆。是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重庆图书馆现有联合国资料10余万册(件)。
开放时间
每天:9:30-17:00,周末节假日不休
联系地址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
邮编:400037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