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第一桥
桥梁名称:武汉长江大桥 #3$$#%%%%%%%6$
全桥总长:1670米
正桥长度:1156米
桥 高:80米
铁路桥宽:14.5米
公路桥宽:20米
桥梁跨度:每孔128米
桥梁宽度:18 2X2.5米
桥头堡高:35米
跨越河流:长江
建成时间:1957年10月15日
#3$$#%%%%%%%6$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1956年,毛泽东在武昌横渡长江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全面施工。当他看到已初具规模的大桥时,非常激动,吟出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磅礴诗句。 #$$$$$$$$$$$$$$$$$$$$$$$$%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www.18art.com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两端是高约35米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桥头堡的堡亭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桥头堡内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观看、欣赏,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英雄的博大气概。
与武汉长江大桥一并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和观景平台,他们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吨,南面镌有毛泽东同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观景平台则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 #3$$#%%%%%%%6$
(一)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大桥 www.18art.com
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多少代人的梦想,远在清朝时,就曾有过设想,在孙中山先生的《治国方略》中就有规 #$$$$$$$$$$$$$$$$$$$$$$$$%
www.18art.com |
划,但限于当时国力的薄弱,一直未能付诸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武汉长江大桥列入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的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回忆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专家,调动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设备。在“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大桥”的动员令下,全国各地的桥梁专家、技术人员都汇聚武汉。他们有的来自铁道部北京桥梁事务所,有的来自茅以升先生的中国桥梁公司;有的来自南方的广州铁路局,有的来自东北的哈尔滨铁路局……1955年2月成立的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建桥所需的钢材等材料和机具设备,也都靠全国人民支援。只要建桥需要,就无偿抽调。为了修好这座桥,铁道部专门请前苏联桥梁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西林等人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与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技术人员并肩作战,提供技术指导。 #$$$$$$$$$$$$$$$$$$$$$$$$%
(二)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施工方法 #$$$$$$$$$$$$$$$$$$$$$$$$%
方秦汉院士称,当年建武汉长江大桥,图的就是“百年大计”。大桥自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着手筹备, #$$$$$$$$$$$$$$$$$$$$$$$$%
到1955年9月1日正式开工,筹建工作就开展了5年。从大桥的桥址线到桥式、净空、建桥材料,甚至是桥头堡的设计等等,都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试验。当时中央指示:“修建的长江大桥应当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它不但应以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中国的新时代。” www.18art.com
例如桥头堡的设计,为了寻求最佳方案,当时政务院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向各建筑设计院和各大学建筑系广泛征求美术方案,并邀请国内知名的建筑、美术、城市规划专家及桥梁专家,对已征集的美术方案进行评选后送政务院审批。 #$$$$$$$$$$$$$$$$$$$$$$$$%
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是采用桥梁建设界惯用的气压沉箱基础。这种技术工人得到深水作业,承受气压和水压的变化,在长江这样接近40米深的江底,每个工人一天只能工作2小时,而且呼吸困难,极易出现氮麻醉现象,得一种“沉箱病”。
前苏联专家西林提出了管柱钻孔基础的创议,就是将空心管柱打入河床岩面上,并在岩面上钻孔,在孔内灌注混凝土,使其牢牢插结在岩石内,然后再在上面修筑承台及墩身。这是一项完全创新的技术。两国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地质勘测和艰苦的试验研究,最终决定使用这种技术。
www.18art.com
因为使用了这一当时世界最先进施工方法,武汉长江大桥原计划4年零1个月完工,实际仅用2年零1个月。
(三)设计了足够的安全储备 #3$$#%%%%%%%6$
![]() |
武汉长江大桥 |
建设施工中更是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据参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工人王淳回忆,1956年6月,大桥钢梁铆了两个月后,工人发现有的铆钉不能全部填满眼孔,有松动。大桥局立即进行现场试验,证实了工人的发现,于是下令,在铆钉施工办法没有解决以前,停止铆钉铆合,钢梁停止拼接。直至10月,长江大桥钢梁铆合试验得出结论,铆钉完全填满眼孔,并高出国家指标5%,大桥工程才重新启动。 #3$$#%%%%%%%6$
(四)延长寿命:一靠养护,二靠管理
自建成通车以来,武汉长江大桥历经50年风雨沧桑。如今,武汉长江大桥每天的汽车通行量已由建成初期的数千辆上
www.18art.com
升到近10万辆;每天的列车通过量已增加到148对,296列。大桥上平均每分钟有60多辆汽车驶过,每6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大桥的荷载早已大大超过了建成之初。半世纪来,武汉长江大桥还历经76次撞击,最重的一次是1990年7月28日,一艘重达900吨的吊船正面撞上,大桥养护人员为此维护了一个月。但是,任凭风吹雨打,长江大桥并没有伤筋动骨。50年来经多次检测表明: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方秦汉院士表示,当年建大桥,图的就是百年大计,保证和延长大桥使用寿命,一是靠养护,二是靠管理。现在很多桥梁出问题就是因为管理不当,超负荷运行。武汉长江大桥只要养护得好、管理得当,使用100年以上没有问题。长江大桥的建设和养护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心呵护着大桥,他们每隔10年就要对大桥做一次全面细致的“体检”。武汉市已经在长江大桥上下游分别修建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并正在和准备修建过江隧道、天兴洲大桥、二七大桥等过江通道,分流武汉长江大桥的车流,减轻大桥负荷。 #$$$$$$$$$$$$$$$$$$$$$$$$%
#3$$#%%%%%%%6$
#$$$$$$$$$$$$$$$$$$$$$$$$%
铁道部北京桥梁事务所 www.18art.com
印刷厂: 北京
选入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20日开始陆续发行的。当时,中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
![]() |
文献资料
书名:《武汉长江大桥结构与施工》
#$$$$$$$$$$$$$$$$$$$$$$$$% 武汉长江大桥结构与施工 |
发行地:上海
出版社:科技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8 #$$$$$$$$$$$$$$$$$$$$$$$$%
页数:180页
开本:26cm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98年2月24日上午10时08分,行至长江大桥汉阳桥头的武汉电车公司一路专线车(车号鄂A63538,自编号267-368)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碎片伤及4辆汽车和行人,造成被炸车上16人死亡,22人受伤。 #3$$#%%%%%%%6$
2006年2月13日至2007年2月15日,受一交通要道下穿通道施工影响,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将实行单双号限行。
2007年,纪念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
2008年5月31日奥运火炬在武汉传递当日经过武汉长江大桥。
#$$$$$$$$$$$$$$$$$$$$$$$$%
![]() |
武汉长江大桥 |
自大桥建成以来,这座大桥历经多次罕见洪水和大风的袭击,甚至被来自外力的碰撞达70多次,其中最重的一次是一艘900吨吊船正面撞上。但是这座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不伤筋骨、安然无恙,始终巍然挺立于涛涛江水之上。
50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武汉长江大桥,巍然挺立大江之上,肩负着每分钟60多辆汽车、每6分钟一列火车通过的荷载,经受了无数次洪水、大风的洗礼,更承受了70多次碰撞事故的考验,伋然雄风不减、岿然不动傲立于涛涛江水之上。
#3$$#%%%%%%%6$
#3$$#%%%%%%%6$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大桥。它的建成,使京广铁路南北两段相连,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长江大桥的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次采用大型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施工方法,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以后各地大桥采用大型管径的管柱基础提供厂宝贵经验。并由中国桥梁工作者首创了新型施工方法,“大型管柱钻孔法”,体现了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www.18art.com
#3$$#%%%%%%%6$
最佳旅游季节: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大桥,于2001年翻修。大桥古香古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各有千秋,春天凉爽,江风宜人;夏季气候炎热,伫立桥头凝望海天交接,心情疏爽;秋季硕果时节,看无限夕阳;冬季,要是有偶尔的小雪,站在桥头,感觉世界分外妖娆。
www.18art.com
交通:
武汉现在已有几座过江的大桥,过江隧道也在修建中.人们所指的武汉长江大桥一般是指一桥.在武汉有名的商业街——司门口,有很多直达大桥的公交车,方便您的出行或旅游。乘公汽10路、61路、64路、电车1路、4路、市内旅游专线1路等均能到达。
#$$$$$$$$$$$$$$$$$$$$$$$$%
住宿:
晴川饭店位于汉阳大桥边,有江景房,可以观看长江大桥夜景。
在汉阳码头乘坐轮渡,即到武汉市有名的汉口步行街,有丰富的购物场所和经济实惠的商务酒店,从长江大桥游览下来的游客可在此购物、住宿。
美食:
武汉长江大桥没有什么美食,但是游客从桥上下来就是武汉有名的商业街-司门口了,这里有一条小吃街叫户部巷,里面有很多味道叫绝的小吃,游客不妨去品尝一下。不远处的步行街是逛街购物的必去之处,也是享受美食的好地方。从京汉大道至武汉关,每十来步就有一处小吃店,精武鸭脖连锁店里鸭脖的香味散发在整个大街上,安大妈丸子嚼劲十足,天桥旁的泰国香蕉竹小吃,水果和泰国香米再刷上奶油装满细细的竹筒里叫人欲罢不能,成把成把的鱿鱼串在铁板上烤得是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江西桃酥王里各式新鲜出炉的桃酥点心热气腾腾的,苕粉拌着醋、辣椒、肉末、花生碎、黄豆等佐料,再撒上点香菜红艳艳的酸辣粉辣得够味,酸得开胃,让你吃过就忘不了。煎包一绝,油光水滑,底子焦黄,再浇上特制的香辣酱那真叫一个绝。
www.18art.com
另外,伊家子自助餐,西式大餐,万客来牛排馆,牛文化自助火锅,加西海岸西餐厅,银座日本料理,金象泰泰国餐厅带给你异域美食的享受。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赵州桥现存最早石拱桥 | 武汉天兴洲大桥世界公铁斜拉桥跨度第一 | 杭州湾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 苏通大桥创4项世界之最 |
武汉长江二桥 | 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的两用桥 | 金门大桥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 | 东神户大桥位于神户市东滩区的海湾上 |
伦敦塔桥1894年建成通车 | 悉尼大桥世界最长的长翼桥 | 泰国桂河大桥 | 澳函大桥1974年竣工通车 |
【1】:《武汉长江大桥》彭敏著,1957年铁道出版社
#3$$#%%%%%%%6$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