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
![]() |
陈家祠 |
![]() |
陈家祠 |
#$$$$$$$$$$$$$$$$$$$$$$$$%
祠堂前辟有宽阔的庭院,还有东院和后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头门、聚贤堂和后堂。头门面宽五间27.56米、进深三间14.91米。17架梁用四柱、梁架、驼峰、斗拱、雀替均刻有花卉、瓜果、人物等纹饰。头门大门上悬“陈氏书院”横匾,两边有石砌垫台,门前两侧立一对直径1.4米、连座高2.25米的石鼓,两扇大门上彩绘河神。大门内设四扇双面镂雕屏风。头门明间与次间梁架高10.09米,稍间梁架高9.69米,形成高低错落两个屋面,硬山顶封火册墙,屋面铺碌灰筒瓦,正梁塑花鸟、人物灰塑纹饰,砌石湾陶塑人物瓦脊,垂脊塑寿果、蝠鼠和狮子等。两侧东西厅堂面宽14.05米、进深三间11.9米,其建筑规模、装饰比头门稍次。聚贤堂原是陈姓族人举行春秋祭祀和议事聚会的地方。面宽五间27.84米、进深三间16.7米,二十一架梁六柱出前后廊,梁架、驼峰、斗拱、雀替雕刻花纹,后外金柱明间、次间装12扇镂雕屏风,稍间设花罩;堂前设月台,月台宽16.84米、深5.76米,石雕塑柱以岭南佳果为装饰,栏板嵌铁花。正脊上陶塑瓦脊是1981年修复时重新烧制的。后进后堂及大厅三间原是安放陈氏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厅堂。中后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二十一架梁用五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各设高7米的木镂雕龛罩,后稍间设神龛,内设21级木阶放置神位、牌位。除中轴线主体建筑外,其他厅堂、廊庑、斋室、厢房等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梁架、斗拱、驼峰、墙壁、墀头、踏道等均以梅兰菊竹、花鸟虫鱼、岭南佳果、历史典故、戏曲人物等题材为装饰内容。陈家祠于1988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新世纪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中,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名列羊城新八景之一。 www.18art.com
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为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德国和日本的建筑艺术专著中已有专题介绍。1959年辟建为广东民间工艺馆(后于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至今)。1980年国家拨专款再次重修。 #$$$$$$$$$$$$$$$$$$$$$$$$%
![]() |
陈家祠 |
陈家祠的前厅宏阔、宽敞。雕梁刻柱甚为考究。厅内立有四扇木雕门,正背面全部采用镂刻、浮雕装饰。为表现富贵吉祥、儿孙满堂、美好生活的画面。如档中屏门雕花池板,雕刻的“创大业儿孙永发”,画面是硕果累累的芭蕉树和母鸡带着数只小鸡,组成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蕉叶大而茂盛,谐音"大业";小鸡活泼可爱,喻意“子孙”。这种用喻意和谐音的表现手法,在民间吉祥图案中普遍采用。 #$$$$$$$$$$$$$$$$$$$$$$$$%
![]() |
陈家祠 |
广东旧式居民,多数在山墙上两边用石灰堆塑出简单的卷草纹,称为“草尾”。在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庙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围则随建筑的规格而扩大,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
陈氏书院的灰塑,总长度1800余米,规模之大,塑艺之精,题材之丰富,居全省民间建筑的首位。这些灰塑主要装饰在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在首进庭院东西两条连廊上有以一组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灰塑如《三国演义》中的“张松看《孟德新书》”、“竹林七贤”和“公孙玩乐图”等;还有以清代“镇海层楼”、“琶洲砥柱”等羊城八景为题材的灰塑和以各种花鸟、瑞兽、图案装饰的灰塑,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活象两条花带把庭院装靓得情趣盎然。
中进聚贤堂的12扇档中,雕有从商周至宋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历史故事。有“渭水访贤”、“黄飞虎反五关”、“六国大封相”、“韩信点兵”、“郭子仪祝寿”、“李太白退番书”、“薛仁贵大战盖苏文”、“岳飞大战金兵”; 还有民间传说“龙王八仙朝玉帝”和以文人雅士生活为内容的“夜宴桃李园”、“携琴访友”和“荣归故里”等。 #$$$$$$$$$$$$$$$$$$$$$$$$%
![]() |
陈家祠石狮像 |
陈氏书院的柱础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各个厅堂的柱础每一横列一个式样,有的雕如意云头、花篮型、菱形、竹节纹饰;有的雕杨桃、柑橙、仙桃等各种瓜果装饰。它既统一又富于变化饱含地方风物的装饰情调。
木雕陈氏书院中的木雕。数量最多,规模亦大,内容丰富。首进头门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其中为突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一组,描绘曹操坐在铜雀台上观看校场各员大奖比武的场面,突出刻划了徐晃与许褚在比武后为了锦袍而争夺难解难分的情景,人物生动传神,引人入胜。
此外各座厅堂、走放廊的梁架、雀替以及那长达540余米的檐板上雕刻的各种瓜果、花纹图案、人物、动物、无不凝聚了广东木雕的精华。 #$$$$$$$$$$$$$$$$$$$$$$$$%
石雕陈氏书院的石雕主要是采用麻石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梁、券门、栏杆、墙裙、柱础和台阶等地方。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是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它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又把双面铁铸通花栏板嵌入栏杆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栏杆在色调深沉的铁铸栏板映托下,对比鲜明,主题突出,极富装饰效果。 www.18art.com
在其他的石雕装饰中,如月梁、隔架、雀替、墙裙、檐廊栏杆及台阶垂带,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有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基座已失),石匠运用圆润简练的线条雕琢成形体活泼、神态祥和、笑脸相迎的瑞兽,这是广东地区石狮造型的代表。 #$$$$$$$$$$$$$$$$$$$$$$$$%
砖雕主要装饰在墙檐下、门楣、犀头和檐墙上,也有作为花窗的装饰。
![]() |
石湾陶塑脊饰 |
陈氏书院首进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6幅大型砖雕,是先存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砖雕作品之一。
石湾陶塑脊饰。清代在南海、番禺、顺德和香港、澳门等地的祠堂庙宇或富家豪宅中,正脊上大都用石湾烧制的陶塑脊饰。早期生产的脊饰,多用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随着石湾陶塑的发展,浮雕花卉图案纹饰逐渐转变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人物脊饰,这种石湾特有的陶塑脊饰文化,后来由广东人带往广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把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传往异国,这正上乡土情怀的自然表现。
#$$$$$$$$$$$$$$$$$$$$$$$$%
![]() |
陈家祠 |
#$$$$$$$$$$$$$$$$$$$$$$$$%
灰塑广东旧式民居,多数在山墙上两边用石灰堆出简单的卷草纹。称这"草尾"。在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庙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围则随建筑的规格而扩大,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由于灰需在现场制作,艺人便可根据题材和空间的需要,充分发挥其技艺,如将山川水涧景物随形就势穿透墙体,或将动物、花卉等到塑造成凸出墙体20至60厘米,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栩栩如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富丽斑斓,充满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
陈氏书院和各种雕刻装饰,主要由建筑商到省内县组织聘请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广州制作。根据现有的资料,参加砖雕制的艺人有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庭、黎壁竹,南海县的陈兆南、梁澄、梁进等。其中以黄南山雕刻的数量最多,雕式也极为精巧。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2002年以“古祠留芳”入选广州新世纪羊城八景,2004年被广州市民评选为广州市文化名片。
陶塑 www.18art.com
![]() |
陶塑 |
陈氏书院共有十一条陶塑脊饰,分别装设在三进三路九座厅堂屋脊上。首进大厅屋顶采用悬空山墙分隔为三间,突出屋脊的鲜明华彩。每条脊饰题材各异,有的以一组戏曲人物为主题,配以其他内容;有的用十多组内容组合,将传统戏曲中有代表性的场景,以夸张概括的表现手法,用连景形式接成连环画般的连续故事。在众多的脊饰中,以中进聚贤堂上的脊饰规模最大,制作也最为精美。这条脊饰总长27米、高2.9米,连同灰塑基座总高4.26米,全脊塑造224个人物。内容有“群仙祝寿”、“加官进爵”、“八仙贺寿”、“和合二仙”、“麻姑献酒”、“麒麟送子”、“虬髯客与李靖”、“雅集图”等;还有用玉堂寿带鸟和牡丹组成图案,表示荣华富贵之意;还有的用各种缠枝瓜果图形表示“瓜瓞连绵”,寓意子孙昌盛,连绵不断。这些题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意识和人们的愿望。此外,石湾脊饰的兽吻,塑造的是飞翔在云天的鳌鱼形,突破了传统的做法,鳌鱼的两根长须伸向晴空,显得气势非凡,使屋顶轮廓线更为优美。这种表现形式,与民间流传兽吻为防火避灾的用意一致,同时迎合了人们祈望子孙后代独占鳌头、高官显贵的心里。
灰塑
![]() |
陈家祠灰塑 |
砖雕
#$$$$$$$$$$$$$$$$$$$$$$$$%
![]() |
陈家祠 |
西檐墙上正中一幅是取材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义士晁盖、昊用、林冲等众多英雄好汉汇集在聚义厅的宏大场面。左右两幅分别为“梧桐杏柳凤凰群图”和“松雀图”。画幅两旁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还有清代乾隆年间文学家、书法家王文治,乾嘉年间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的七言绝句诗。这些诗文的雕刻,刀法刚劲有力,流畅自如,充分表达出书法的韵味,这大都是砖雕大师黄南山的杰作。 #3$$#%%%%%%%6$
铁铸
![]() |
陈家祠 |
壁画和楹联
此外陈氏书院内还有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装饰美术形式——壁画和楹联。书院东西厢房绘有多幅壁画,壁画的主要题材有滕王阁图、夜宴桃李,人物有王勃、李白等。书院的楹联主要表达对祖先功绩的颂扬和缅怀,光大先祖文风宏业的理想和愿望。楹联多为楷书,自成一格。陈氏书院大门上彩绘高达4米的巨幅门神,是运用勾线重彩技法描绘,突出守门将军威武镇邪的神采。门上还装饰一对直径60厘米,每只重60公斤,莲瓣边饰,缠枝牡丹纹样的铜铺首,更增添了门神的庄严肃穆。这样巨大而精细的铺首,在广东的民间建筑中实为仅有。 #$$$$$$$$$$$$$$$$$$$$$$$$%
开放时间:8:30~17:30
地址: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
交通:乘地铁陈家祠站下;乘85、88、104、107、128、路公交车高基站下,乘268路公交车陈家祠站下;乘15、52、55、105、124、133、193、196、205、207、231、232、256、275、530、539、555路公交车中山八路站下。
#$$$$$$$$$$$$$$$$$$$$$$$$%
门票10元,学生5元
光孝寺 | 华林寺 |
赤岗塔 | 六榕寺 |
圣心大教堂 | 中山大学 |
www.18art.com
#3$$#%%%%%%%6$
[1] 同程网 http://www.17u.com/destination/s_detail_19981.html
#$$$$$$$$$$$$$$$$$$$$$$$$%
[2] 广东文化网 http://www.gdwh.com.cn/lnwh/2008/0822/article_50.html
[3] 广州生活网 http://www.gz198.cn/Tour/Travel_SightShow.asp?ID=145
#3$$#%%%%%%%6$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