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图书馆
![]() |
陕西省图书馆 |
![]() |
陕西省图书馆 |
新馆采用现代、高效、灵活、实用、经济的设计,平面呈变形的"工"字形。从省情出发,既考虑了自然采光与通风,又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相对集中的要求,采用了全楼中央空调设计。为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各层均按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设计,为图书馆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在空间构成上,馆前有宽阔的半圆形广场,围廊内有前庭,室内有四层通高的中庭,阅览室之间有宁静的内院,通过多功能厅两侧的通道可到达与美术馆共用的文化广场。这种空间构成丰富了图书馆的室内外环境,为城市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具有文化品位并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场所。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突出了现代典雅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在高层书库塔楼顶部和四个塔式楼梯间顶部均作向上起翘的檐顶,使建筑具有典雅、飘逸的气质,给人一种摆脱重力、奋发向上的力度感。同时,弧形檐顶敞向天空的形象也象征着吸纳人类智慧的渴求,与古代承露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反映陕西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祥地的历史感,门廊柱顶上采用了从汉代石造柱头构件抽象而成的装饰,立面上采用了陕西省图书馆初创时期的藏书楼――"亮宝楼"具有的券形窗。 www.18art.com
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将是一座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开放式、多功能、研究型、现代化公共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二十多个外借、阅览室,除古籍等少数特殊文献外,采用大范围开架借阅,大通间分区阅览这一先进的服务模式。主要业务工作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信息点设置800多个,为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建设数字图书馆奠定了基础。除向读者提供完善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服务外,还设有高标准的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教育培训中心,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宣传教育功能、满足读者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6$
陕西省图书馆西大街馆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146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www.18art.com
西大街馆区为陕西省图书馆旧址,2001年陕西省图书馆迁址南郊新馆,现西大街馆区面临扩建改造,改造后的西大街馆区将逐步开放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并为读者提供借阅办证、文献检索咨询、教育培训等各类特色服务。
![]() |
陕西省图书馆 |
![]() |
陕西省图书馆 |
清朝末年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许多人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榜样,设立公共图书馆,以开启民智,继承传统和发展实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07年5月,陕西大员巡抚恩寿、提学史余坤上奏清廷,称“近今轮轨交通,驿鞮四达,欧美各邦,罔不于各都巨埠,广建书楼,征求册典,所以开浚神智,增进文明,法至善也。陕西山河重阻,兵燹屡经,文献凋零,士风固塞,将欲交换知识,自宜广事搜罗。...仿照东南各省建置图书馆,收藏报籍,并采购教育品及各国图书,籍资考证,...。”经过各方努力,终于月宣统元年八月(1909年8月),成立了陕西图书馆。
#3$$#%%%%%%%6$
最初,陕西图书馆设在西安梁府街(原梁化凤府址)学务公所所管辖之陕西官书局中(今青年路共青团西安市委所在地)。民国四年(1915)迁至当时西安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的南院门街之南院的“劝工陈列所”中(原清代陕西巡抚部院东花园旧址上,民国后为省议会所在地),即现陕西省图书馆南院。“劝工陈列所”附设于图书馆,并兼有“西安碑林”,定名为“陕西省图书馆”。这里在明代以及清初,曾是著名的正学书院所在地。今临图书馆东面的正学街,即因此得名。
![]() |
陕西省图书馆 |
1927年陕西省图书馆更名为“陕西省立第一中山图书馆”,撤消“劝工陈列所”,在馆内设“平民教育委员会”,还在西安莲湖公园内增设“陕西平民图书馆”。于府学街原文庙内设“陕西省立四三图书馆”,并在西安北大街开辟“平民阅览室”,广泛宣传、推荐革命图书。1931年改馆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图书馆”.1937年4月再次更名为“陕西省立西京图书馆”。馆藏总计18万余册,初成规模。1944年,原附设于图书馆的西安碑林及历史文物一并划归陕西历史博物馆。1949年5月西安解放,图书馆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接管,更名为“陕甘宁边区西安图书馆”,1950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改馆名为“陕西省立西安人民图书馆”,1953年7月正式定名为“陕西省图书馆”。
#3$$#%%%%%%%6$
![]() |
陕西省图书馆 |
海内外孤本明版《襄阳郡志》、清雍正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以及在地方志、近代文献、碑帖拓片与字画中的大量珍善本,不仅在陕西首屈一指,在西北地区图书馆界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www.18art.com
陕西省图书馆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和美国高等教育资料在中国的收藏单位之一,并与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奈良县立图书馆、荷兰莱登大学汉学研究院图书馆等建立了国际书刊交换关系。历经数十年藏书积累,已形成了以陕西地方文献、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新兴学科为主体的涵盖各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藏书体系。
2001年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占地2.03公顷,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予计藏书容量400万册,阅览座位2500个。陕西省图书馆新馆装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局域网可实现馆内各站点与主干网络的高速信息传递,并与国内外主要信息网络联网,馆外读者可通过因特网访问陕西省图书 #3$$#%%%%%%%6$
馆网页。这将是陕西省图书馆跨越时代发展的新纪元的开始。 #$$$$$$$$$$$$$$$$$$$$$$$$%
回顾近一个世纪陕西省图书馆发展历程,不止是为了了解历史、总结经验,更为了作为我省现代文明标志的这座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以期为陕西的发展和西部开发及社会文明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3$$#%%%%%%%6$
![]() |
陕西省图书馆 |
陕西省图书馆新馆装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局域网可实现馆内各站点与主干网络的高速信息传递,并与国内外主要信息网络联网,馆外读者可通过因特网访问陕西省图书馆网页。这将是陕西省图书馆跨越时代发展的新纪元的开始。
#$$$$$$$$$$$$$$$$$$$$$$$$%
陕西省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在21世纪的建设目标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为依托,改造原有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作为实现21世纪新目标的手段。并对资源建设重点、人力资源配置和工作组织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信息服务目标,也将围绕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规划。
![]() |
陕西省图书馆 |
![]() |
![]() |
![]() |
![]() |
![]() |
![]() |
#3$$#%%%%%%%6$
#$$$$$$$$$$$$$$$$$$$$$$$$%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3$$#%%%%%%%6$
www.18art.com
www.18art.com
负一层到五层之间各个楼层分布示意图
#3$$#%%%%%%%6$
![]() |
陕西省图书馆 |
S是"陕西"汉语拼音暨英文名SHAANXI的第一个字母,L是英文"图书馆"LIBRARY的第一个字母,二者结合,代表陕西省图书馆。S与L两个字母变形组合,犹如一册正在展开的书,体现了陕西省图书馆向广大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基本职能。自左至右观赏,一架拾级而上的阶梯跃入眼帘,象征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阶梯昂扬向上,延伸无限,象征着知识信息永无止尽,象征着陕西省图书馆永不停步的开放、奋进和发展。
馆标以金黄为基色,象征着陕西省图书馆诞生于金色的秋天,在陕西这片黄土地、金土地上孕育、成长、发展壮大。全馆职工将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准则,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在金色的土地上播洒知识的良种,收获金光灿灿的希望。 #3$$#%%%%%%%6$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710061
周边公交路线
[教育专线]→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3路]→[火车站-陕西师大]→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14路]→[火车站-太白南路]→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付24路]→[省射击场-劳动路]→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521路]→[秦阿房宫-核工业招待所]→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603路]→[火车站-陕西师大]→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701路]→[大西北民族饭店-三爻]→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704路]→[东方大市场-明德门小区]→到点站:陕西省体育场 #$$$$$$$$$$$$$$$$$$$$$$$$%
河南省图书馆 | 福建省图书馆 | 四川省图书馆 |
辽宁省图书馆 | 江西省图书馆 | 首都图书馆 |
#3$$#%%%%%%%6$
1,网站http://www.sxlib.org.cn/ www.18art.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