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百科分类 >> 艺术 >> 音乐

该分类下有89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音乐" 分类下的词条

四胡
编辑:0次 | 浏览:3574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四胡

摘要: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结构四胡结构与二胡相同,琴杆略长而粗,置四轴,张四弦。有大、中、小三种。琴杆用红木或乌木制,长79—85厘米、直径1.9—2.[阅读全文:]

四川扬琴
编辑:0次 | 浏览:1599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四川扬琴

摘要: 四川扬琴中国四川曲种。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至光绪时已有艺人100多名,并分为南会、北会两派。南派行腔华丽,细腻柔美;北派工稳豪放,长于叙事。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称为堂派。30年代进入兴盛期,造就了李德才等一批名家。扬琴票友在考订词本、钻研唱腔上也作出了贡献。四川扬琴唱腔分大调和越调两类,前者属板式变化体;后者为曲牌联套体,唱腔优美,韵味浓郁。它与川剧关系密切,川剧将扬琴唱腔作为练习唱功的基础课。扬琴为主奏乐器,与京胡、三弦合称三大件,又与碗碗琴、鼓[阅读全文:]

四宝
编辑:0次 | 浏览:1664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四宝

摘要:  四宝,又名四块。用四块竹板刨平制成,每块竹板两端最好选在“竹目”(节)部位,有时用油炸透后使用,可使其发音清脆。也可用红木、紫檀等硬木制作。长21、宽2.8厘米。用于福建南音、笼吹等。其奏法是把四块竹板分握两手中,靠双腕的晃动,使两端互击。四块属于南管“下四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为“四宝”,若依中国的“八音”乐器分类方式,四块属于“竹”类,由四块长方形竹片组成,两端有竹节,演奏时左右两手各持两块,每手拇指各执一块,另一块以其它四只手指握着,借着手腕快速振动,使竹片相互撞击,发出像琵琶般[阅读全文:]

四孔箫
编辑:0次 | 浏览:1748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四孔箫

摘要: 简介四孔箫为佤族吹奏乐器,佤语称“力西”。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40厘米。一端开三角形吹口,竖吹,管身开四个按音孔。 方法 吹法与汉族的箫相近,音色柔和,多在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中使用。[阅读全文:]

嘴琴
编辑:0次 | 浏览:1267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嘴琴

摘要: “嘴琴”伴舞的高山族泰雅群体 人口约7.5万人的高山族泰雅群体,主要分布在台湾埔里以北、中央山脉东西两侧海拔800―5000公尺处。简介据人类学家考证,泰雅群体的祖先可能是很早来自马来群岛的印度尼西亚族土著与台湾当地土著融合的后裔。 泰雅群体共有7种不同的男女服饰。男子戴帽,并以贝珠穿织成衣作为礼服;女子包头巾,所着的短上衣为长袖、对襟,长度仅披胸背,下身穿单式裙。所用绑腿、红色斜纹围腰和衣料,均由家纺白底褐色条纹或混红黄色彩的麻纱制作。泰雅群体男女在头、颈、臂、腕、指、[阅读全文:]

嘎嗦
编辑:0次 | 浏览:1286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嘎嗦

摘要:   基本资料 嘎嗦,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汉族称拉音笛。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那坡等地。 管身竹制,采用无节细竹管制成,一般管长36厘米,上端管口外径1.6厘米、内径1 .2厘米,下端管口外径1.4厘米、内径1厘米。将管身上端2厘米管壁修削去3/4,余下管壁 下 延6厘米,将其表皮修削为平面,两边垫以细竹篾,其上盖一长8厘米、宽1厘米薄竹片,用 细绳捆扎后成为宽0.5厘米、高0.15厘米的长方形进气孔道。正对气道中部开一穿透竹片 和管 壁的倒置等腰三角形分气孔,在孔下方(角的顶部)管[阅读全文:]

喉管
编辑:0次 | 浏览:1775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喉管

摘要: 喉管 喉管又称“竹管”,它是在中国民间乐器管子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一种双簧气鸣乐器。喉管在问世之初,是广东省的街头小贩招揽生意的一种工具,到了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它才开始在广东音乐和广东粤剧中应用,后来,普遍地流行于广东和广西地区。     喉管喉管喉管的构造非常简单,由哨子,管身和喇叭口三个部分组成。它的哨子取材于芦苇,哨口比较宽,两片对合的哨片也比较厚。管身是用长茎竹、乌木、红木、杂木、塑料管或者是金属管等材料制成,其中,以竹制管身[阅读全文:]

喇叭
编辑:0次 | 浏览:4068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喇叭

摘要: 喇叭1.一种管乐器,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俗称号筒。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可以放大声音。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号令》:“凡喇叭吹摆队伍,是要各兵即於行次,每哨一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忽然耳边听见哈打打,哈打打的一阵喇叭响。”茅盾《色盲》:“喇叭吹出嘹亮的音符,一个个飞来撞着林白霜的耳膜。”2.一种电声元件。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也叫扬声器。巴金《灭亡》一:“﹝车夫﹞先按一下喇叭,接着就开起车走了。”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在这危急的时刻,忽然听见前[阅读全文:]

喀什热瓦普
编辑:0次 | 浏览:2502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9
标签: 喀什热瓦普

摘要: 喀什热瓦普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呜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概述喀什热瓦普喀什热瓦普,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拨弦鸣乐器。以盛行地而命名。又译作拉瓦波、喇巴卜、喇叭卜等。流行于新疆维[阅读全文:]

唢呐
编辑:0次 | 浏览:4532次 词条创建者:书画艺术网     创建时间:07-05 13:18
标签: 唢呐

摘要: 唢呐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