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源
![]() |
董希源 |
董希源山水画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气韵生动,山川雄伟秀丽,豪迈刚健,很有气势,他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感,如《高壑览景图》、《秋山云散图》、《流云飞瀑图》、《云涌春山图》等,虽然峰峦叠出,婉蜒不绝,沟壑纵横,目不暇接,同时流云飞瀑,涌动其间,但却毫无零碎琐繁之感,整个山体龙脉互相呼应;浑然一体,给人以大气磅礴的;仕美质感。
#$$$$$$$$$$$$$$$$$$$$$$$$%
![]() |
董希源 2006年作 荷 镜心 |
董希源山水画另一个特点是构图饱满,虽密不透风,却疏能跑马。为了突出山水的雄奇峻伟,他以层层叠加的方式使所绘作品产生顶天立地的效果,强悍、雄厚、先入为主,使观者在绵延不绝的大山面前领悟气势逼人的感受,解读气壮山河的妙谛。 #3$$#%%%%%%%6$
毛泽东在《十六字令》词中称赞祖国大山道:"天欲坠,赖以柱其间",欣赏董希源的《云涌春山图》、《高壑观景图》时,此种情感令人油然而生。董希源虽然舍弃了大块留白的方式,但他却没有舍弃"计白当黑"的优良笔墨传统,他以如泻的流泉飞瀑、如幻的岚气云烟,让凝固的岩壑沉浸在流动的空气中,泉声、云气,可闻可观,大自然的呼吸动静,是如此地和谐、优雅、秀丽、多变。热爱生活的董希源,还喜欢在画面上点缀草帽,着连衣裙的少女倩影,给奇山秀水增添了现代生活气息,与常用古装老僧、隐逸点景的方式相比,别有一番情趣。故而观其山水,既有崔巍雄奇之美,又有灵巧秀雅之情,虚实相济,互得益彰。
![]() |
董希源 | 1993年作 天籁 横幅 |
赵子昂曾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何益。"赵氏所说古意,实际是指学习传统优秀技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予以创新。赵氏的一生艺术实践,就是很好的注解。而董希源的绘画实践,也向我们阐述了这一真谛。他的画面上洋溢着传统的典雅,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看到以线造型、以画为奇的创作宗旨,和讲求画意中诗情的传统标准;又可以看到注重光影效果,色彩明暗,以及对画面要求饱满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水墨画设色淡雅、清丽,造型似与不似的趣味,也在其中得到体现。 #$$$$$$$$$$$$$$$$$$$$$$$$%
1986年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
1987年在福州举办个人画展;
#$$$$$$$$$$$$$$$$$$$$$$$$%
1996年应邀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并举办作品展;
2001年参加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参加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展并获铜奖,董希源中国画巡回展在漳州市、广州市陆续举行;
www.18art.com
2002年参加西部中国画邀请展并获优秀奖,全国工笔花鸟画展获优秀奖,在佛山市、顺德市、增城市、清远市举办个人巡回画展。
#3$$#%%%%%%%6$
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的游人会发现,在城楼正厅的东墙上,有一幅气势磅礴的国画———《山高云祥》。画面上,黄山奇峰、云海松涛相互交错,气魄宏伟,境界开阔。这幅国画是今年9月24日刚换上的,作者名叫董希源,是福建省政协委员、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长。据了解,新中国成立至今,天安门城楼收藏绘画作品约400幅,从作者的年龄看,董希源是其中最年轻的。 www.18art.com
![]() |
董希源 |
当今,一些人抛弃中国文化传统,用一些前卫的形式取悦观众。董希源说:“这种时尚换来的只不过是一阵短暂的掌声。绘画不能赶时尚,只有全身心地学习研究传统,才能有所创新。”董希源做到了。董希源决不画应景之作。当许多人游走于各种笔会、展览谋名得利时,他更多时候是在工作室中潜心创作。他对每一幅画都十分在意,无论是卖、是赠还是捐,只要自己不满意,断不出手。董希源的画室桌面上是一幅丈六匹的国画,画中疏密有致的草地上有潺潺溪水流向远方,9只仙鹤怡然自得,或引颈长鸣,或振翅欲飞,或低头啜饮,或梳羽自怜。画虽尚未着色,已经气韵生动、意趣盎然。他说,这幅《鹤鸣天地宽》是应邀为人民大会堂而作的。他应广东东莞市长安镇邀请,要到该镇举办画展。
毕建勋 | 蔡天雄 | 费以复 | 何绍基 | 丁立人 | 崔素荣 | 陈世宁 | 贺娟 |
白云浩 | 蔡广斌 | 董希源 | 黄山寿 | 车鹏飞 | 陈钧德 | 陈显栋 | 洪凌 |
白羽平 | 蔡大雄 | 何汶玦 | 戴增钧 | 陈石漱 | 陈文波 | 董克俊 | 古干 |
陈界仁 | 谌北新 | 顾公度 | 段正渠 | 陈世中 | 陈树中 | 陈启基 | 高瑀 |
(2)http://www.douban.com/subject/1524836/?i=4
(3)http://www.trueart.com/channel/artist/detail/index.asp?id=81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