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乐器   
[316] 评论[0] 编辑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热瓦普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3$$#%%%%%%%6$

简介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www.18art.com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

#$$$$$$$$$$$$$$$$$$$$$$$$%

详细信息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喀什热瓦普基础上改革制成新型热瓦普。全长93厘米。音箱较大,采用多板拼合,蒙蟒皮。琴杆较短,上粘指板,嵌二十四或二十五个铜制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不置共鸣弦。设五轴、张五条钢丝弦。外弦一音,中、里弦两弦同音。定弦d、a、a、d1、d1;A、a、a、d1、d1或c、g、g、c1、c1。音域约三个八度。此外,还改革有中音和低音热瓦普。 www.18art.com

演奏技巧

热瓦普
热瓦普
演奏喀什热瓦普,坐姿或立姿均可,但身体要端正,肩部保持平正。将琴身横于胸前,共鸣箱正置于右胸处,皮面朝上,左弯角紧贴右胸部肌肉。左手虎口托持琴杆,稍微抬高,琴面稍向外倾斜,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均可按弦取音,右手腕部抬起与琴马平齐、夹持琴箱,用拇指食指持握拨片、在琴马上方弹拨琴弦发音。拨片常用0.3厘米~0.5厘米厚的赛璐珞板制成三角形,也可用骨片、牛角片或木片制作。喀什热瓦普的定弦,不论五弦或七弦的,高音主奏弦(外弦)都定弦为c1,四条共鸣弦的定弦为:e、A、d、g。六条共鸣弦的定弦为:#f、B、e、A、d、g或B、e、E、A、d 、g。 音域三个八度。发音明亮柔和,音量较小,音色委婉细腻,优美抒情。演奏技巧有单弹、双弹、弹挑、滚奏、弹弹挑、扫小滚和扫连续挑弹等,外弦演奏主旋律,共鸣弦用于奏出低音或和音。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较著名的独奏曲有《林派特》、《亚鲁》、《宫特帕依》、《塔什瓦依》、《我的热瓦普》 和 《夏地亚那》等。著名演奏家有阿吾提热瓦普、肉再克把戏、库尔班·依布拉音和达吾提· 阿吾提等。
www.18art.com

结构特点

 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

热瓦普
热瓦普
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新型热瓦普全长93厘米。音箱较大,采用多板拼合,蒙蟒皮,琴杆较短,上黏指板,嵌二十四或二十五个铜制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不置共鸣弦。 演奏时,琴横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腕部挟着音箱,拇指、食指执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拨片弹奏。用于独奏合奏伴奏。热瓦甫多为木制,外形独特,上部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琴面用驴、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一弦弹奏旋律,其余各弦作为共鸣弦,用它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清亮、纯净,表现力强,所以大多用于独奏。热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气韵更有美观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镶嵌出形式多样的并带有规则性的纹路和图案,显得美观大方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热瓦甫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中不但形制外观稍有不同,且在名称上也有所区别。
#3$$#%%%%%%%6$

历史发展

热瓦普
热瓦普
公元14世纪,国内外民族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维吾尔族人民在原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 吸收外来乐器,创制出一些新乐器,喀什热瓦普就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一直盛传不衰。到了清代,热瓦普被列入宫廷回部乐(即维吾尔族音乐)中,并以喇巴卜、喇叭卜之名载入史册。成书于公元1746年的清《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回部乐技》 载:“司胡拨一人,回名喇巴卜。”清《皇朝礼器图式》附有其图。《清史稿》(卷一一) 载:“喇叭卜,丝弦五、钢弦二,木柄通槽,槽形如半瓶,下冒以革。曲首凿空纳丝弦,以五轴绾之,左二右三,曲首右侧以两轴绾钢弦。用手冒拨指,或木拨弹丝弦,应钢弦取声。”在公元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 (古维文手抄本)中,叙述了十七位艺人创作的“木卡姆”流行情况,据艺人讲: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器乐演奏社团大同乐会,曾参照历史资料制作了一套我国民族乐器,包括古代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其中就有喇巴卜两件,并且还做了一些改革尝试,原形制的七条琴弦,有五条丝弦、两条钢弦,乐会制作的喇巴卜只张了五条丝弦。喀什热瓦普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在北疆地区也有流传,它在工艺、音质和演奏诸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 #3$$#%%%%%%%6$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

#$$$$$$$$$$$$$$$$$$$$$$$$%

种类

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

热瓦普
热瓦普
于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出的声音柔和,音量虽较小,音色却委婉细腻。 欢乐的节日人们弹起喜爱的热瓦甫新疆的塔吉克族把热瓦甫称为“热布卜”,是塔吉克族人民使用最普遍的弹弦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邻近的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地。热瓦甫多用杏木制成,与维吾尔族的多朗热瓦甫相似,全长7O厘米,比热瓦甫稍短、粗,琴箱较大、呈扁圆形,主要以皮蒙面。演奏时用杏木梨木牛角或化学拔片弹奏音乐,演奏出的乐曲音色丰富,音响旋律多变,所以常用于合奏及独奏。(此外,塔吉克族还有一种专供儿童弹奏的小型的热布卜,叫做“热布卜乔”。) www.18art.com

制作热瓦甫

热瓦普
热瓦普
乌孜别克族的热瓦甫源于中亚,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传入喀什,仿制后流行于南疆。乌孜别克族的热瓦甫和喀什热瓦甫外形相似,只是共鸣箱要稍大些,琴颈较宽,有5 条琴弦,全部采用钢丝弦,两条主奏弦同定为d音,3 条共鸣弦定音为d、a、a音,是里外八度、中间加纯五度。演奏时以主弦为主,时而会弹扫共鸣弦。这种热瓦甫音量较大,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明亮、浑厚,有一种不同的美。

#3$$#%%%%%%%6$

热瓦甫不但是少数民族喜欢的弹拨乐器,更是一件精制的纯手工艺品。聪慧的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在制作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只稍把热瓦甫的体积缩小,精工制做出的热瓦甫色泽考究,精巧,而且钢丝弦还可正常发音(但不适合演奏,)是居家观赏、朋友馈赠及收藏的佳品。

#$$$$$$$$$$$$$$$$$$$$$$$$%

牧羊人热瓦普

牧羊人热瓦普,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牧羊人使用而得名。又称扣齐依热瓦普,意为山里人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叶城等地。形制和喀什热瓦普相似。桑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但尺寸较小。琴杆也略短,指板不设品位。张有三条琴弦,使用钢丝弦。奏法与喀什热瓦普相同。定弦为:g、a、d1。牧羊人常随身携带自弹自唱,亦为弹唱艺人所使用。它在民间乐队和人民文娱生活中,是常见的弹弦乐器演奏时,琴横于胸前,左手扶琴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腕部夹持音箱,拇指、食指执三角形牛角或塑料拨片弹奏。技巧有单弹、弹挑、滚奏、弹挑挑、扫小滚等。用于独奏、合奏、伴奏。传统乐曲有《塔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 #3$$#%%%%%%%6$

乌孜别克热瓦普

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新型热瓦普、改革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尤以

热瓦普
热瓦普
鲁木齐喀什伊宁等城市最为盛行。 #3$$#%%%%%%%6$

能歌善舞的乌孜别克族人民,居住于新疆城市经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与维吾尔族人民杂居、关系密切,不仅经济较为发达,文化艺术也具有较高水平,民间流传的乐器也与维吾尔族大体相同。最早使用的也是喀什热瓦普,但这种乐器共鸣箱小、琴杆较长,故音量较小、音区也较低。据说,1951年左右,维吾尔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乌斯满江(1932 年—1990年)在伊犁文工团工作期间,曾出访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带回一件源于中亚的乌孜别克热瓦普。乌斯满江拜民间艺人为师,擅长演奏热瓦普、弹布尔、东布拉和达卜等乐器。20 世纪50年代初,乌鲁木齐市依堤伯克乐器厂与乌斯满江等音乐家合作,在喀什热瓦普的基 础上,参照苏联乌孜别克热瓦普的形制,制成我国乌孜别克热瓦普,也称之为改革热瓦普或新型热瓦普。

#$$$$$$$$$$$$$$$$$$$$$$$$%

外形保持了喀什热瓦普的结构特征,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而成,全长92厘米(图)。共鸣箱呈中空的半球形,系用多块木料拼合而成,比喀什热瓦普大,琴箱长20.5厘米,正面蒙以蟒皮,面径15.4厘米,较喀什热瓦普窄,琴箱厚11.4厘米,比喀什热瓦普浅。琴杆短而宽,正面粘有塑料指板,背面为圆弧形,指板上面嵌以24个或25个铜制音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在琴杆下端与共鸣箱相接处的两侧,置有两个对称的鹰翅形木制弯角,左右各一。琴头与琴杆的角度比喀什热瓦普大,使之不易断弦。琴头有后下弯 (设弦槽)和平板式(无弦槽)两种,上设T形或提琴式弦轴四个(左右各二)或五个(左三右二)。皮面置木制长桥形琴马,琴底设有木制缚弦。张有四条或五条琴弦,采用钢丝弦。

#$$$$$$$$$$$$$$$$$$$$$$$$%

此外,还有一种中音改革热瓦普。琴形、选料、制作和演奏方法均与乌孜别克热瓦普相同,琴身全长100厘米,共鸣箱面径22厘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在民族乐队中常与乌孜别克热瓦普配套使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乌孜别克热瓦普一件。桑木制,全长90.5厘米,用八块木板拼合而成的共鸣箱呈半球形,正面蒙以蟒皮,面宽18厘米。琴头在弦槽部位向后下弯,与绵羊角形相似,上置红木制提琴式弦轴五个(左二右三),琴杆前平后弧,上粘红木指板,嵌有24个骨制音品。在琴杆下端与琴箱相接处,两侧各设一个对称的翅形木制弯角。竹制长桥马。通体镶嵌黑白相间骨饰图案条纹。这件乐器选料上乘,做工细致,可谓琴中精品。1959年6月29日,我国轻工业部轻工业局将这件刚刚制作完成的乐器赠予了音乐研究所。 #$$$$$$$$$$$$$$$$$$$$$$$$%

演奏时,不论坐立,身体都要端正,肩部保持平正。将琴横置胸前,共鸣箱放在右肘弯中间,指板朝上。左手虎口托持琴杆、手指按弦取音,右手腕与琴马平齐,拇指与食指执拨片弹弦发音。拨片可用骨片、牛角片、赛璐珞板或木片制成三角形,其中以用0.4厘米左右厚的赛璐珞板制的拨片为佳。五弦乌孜别克热瓦普的定弦分为三组,即内弦为一弦一音,中、外弦为两弦同音。常用的定弦法有三种,第一种定弦为:d、a、a、d1、d1,内、中两弦为五度关系,中、外两弦为四度关系,内、外弦为八度关系。第二种定弦为 :d、g、g、d1、d1,内、中弦为四度关系,中、外弦为五度关系,内、外弦为八度关系。第三种定弦为:c、g、g、c1、c1,内、中、外弦之间的关系与第一种定弦法相同。音域d—d3或c—c3,达三个八度。四弦乌孜别克热瓦普定弦为:B、e、a、d1,相邻弦之间为四度关系,这种定弦法流行于南疆阿克苏等地。乌孜别克热瓦普的每条琴弦发音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外弦清脆、响亮,中弦明亮、圆润,内弦丰满、厚实。演奏方法与喀什热瓦普基本相同,常用弹、挑、滚、扫等技巧。不仅能在外弦上弹奏主旋律,在中、内弦的较高把位也能演奏旋律,弹出八度以内的双音三音和弦。转调极为方便,常用C、F、G、bB、D等几个调。这种热瓦普,音域宽广、音色清脆、明亮,最适于独奏,也可参加乐队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我国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为乌孜别克热瓦普创作了许多富有民族特 色的独奏曲,较著名的有:《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

#3$$#%%%%%%%6$

多朗热瓦普

是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因流行多朗地区而得名。又译称刀郎热瓦普多兰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热瓦普
热瓦普
阿瓦提巴楚麦盖提和莎车等地。相传,多朗是古维吾尔语的“吐兰”(即“群”之意)。古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一带的人合群从事劳动、生息,形成了维吾尔族的一个支系,所以被叫作多朗人。也说这是对塔里木河畔人的通称。 www.18art.com

形制多样、造型各异的多朗热瓦普(图),是多朗人不断改进乐器制作的真实写照。最早的多朗热瓦普,是用一整块桑木挖制而成,共鸣箱为扁圆形,正面蒙以驴皮,体积硕大,琴杆较短而指板宽阔,琴头在弦槽处向后呈直角弯曲,与古代的曲项琵琶相似,琴头两侧和琴杆左侧面置有若干个弦轴,分别张有若干条主奏弦和共鸣弦,琴杆下端与共鸣箱相接处的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木制护角装饰,它起着平时保护共鸣箱、演奏时稳定琴身和美化乐器的作用,这也是多朗热瓦普的显著特征和标志。这种古老的多朗热瓦普现在已不多见。

www.18art.com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制作技术的提高,在流传过程中,为了携带和演奏方便,共鸣箱逐渐缩小,但要比喀什热瓦普较大,形状也演变为半葫芦形。传统的多朗热瓦普,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全长80厘米左右。共鸣箱的上半部与较宽的琴杆相连,其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小音孔。共鸣箱的下半部呈中空的瓢形,正面蒙以驴皮、马皮、牦牛皮、山羊皮或蟒皮,面径22厘米左右。琴杆短而粗,上窄下宽,正面按弦指板较宽,不设品位。琴头向后呈直角弯曲,弦槽通透,两侧置有三至六个T形弦轴,一般多为五或六轴,用于张主奏弦。琴杆左侧面置有四至十三个T形弦轴,一般多为七至十轴,用于张共鸣弦。琴弦全部采用钢丝弦,也有个别共鸣弦使用肠衣弦的。皮面上置竹或木制长桥形琴马,琴底设有缚弦。 #3$$#%%%%%%%6$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多朗热瓦普多件。其中一件为桑木制,全长85.5厘米,共鸣箱呈瓢形,正面蒙牦牛皮,面径18.4厘米。琴头平顶,弦槽处较厚、呈扁方形,上置六个T形弦轴(左四右二),张六条钢丝主奏弦。琴杆长而宽,表面平滑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左侧面置有七个T形弦轴,张四条钢丝、三条肠衣共鸣弦。琴杆下端与琴箱相接处两侧,置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木制护角。竹制山口,木制长桥形琴马。乐器造型古朴、工艺细致,出自南疆民间艺人之手,为195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赠品。此琴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另一件核桃木制多朗热瓦普,全长75.5厘米,共鸣箱瓢形,正面蒙以山羊皮,面径21厘米,琴头在弦槽处后弯,上置五个T形弦轴,左三右二,张五条钢丝主奏弦。琴杆窄而长,左侧置有四个T形弦轴,张四条钢丝共鸣弦。此琴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之藏品,1958年,程先生将其捐献国家。 #3$$#%%%%%%%6$
演奏多朗热瓦普,常采取坐姿,将琴斜抱于腰间,共鸣箱置于右腿根部,皮面斜向上方,琴头在左方抬起、呈45°角,左手虎口托持琴杆,常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拇指、食指执握拨片弹拨琴弦发音。主奏弦多为双弦同音,定弦为:c1、d1、g1,十条共鸣弦的定弦:g、c1、d1通常为双弦同音,其余四弦定弦为:e1、f1、g1、a1。音域g—d2。演奏以原把位为主,高音旋律常在共鸣弦上弹奏。主奏弦音色深沉、浑厚,共鸣弦音色清脆、明亮。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音响铿锵、豪迈奔放的独特风格。可用 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也可自弹自唱。是民间演奏“多朗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www.18art.com

哈密热瓦普

热瓦普
热瓦普
哈密热瓦普,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以流行哈密地区而得名。随着交通的发展便利和文化的交流借鉴,多朗热瓦普逐渐流传到东疆,为当地维吾尔族人民所喜爱。流行于哈密、土鲁番和鄯善等地。形制和多朗热瓦普相同,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成,全长90厘米左右,共鸣箱呈瓢形。其中有一种在琴杆的指板上嵌有铜制音品。制作工艺较为细致精良。多张有五条主奏弦(有两组双弦,定弦e、a、d1)、七或八条共鸣弦(定弦g、a、c1、d1、e1、g1、a1),均用钢丝弦。 #$$$$$$$$$$$$$$$$$$$$$$$$%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哈密热瓦普一件。核桃木制,琴身全长91.5厘米。共鸣箱呈瓢形,正面蒙以牛皮,面径23.7厘米。琴头呈钝角后下弯,上置五个T 形弦轴(左二右三),张五条钢丝主奏弦。琴杆长而宽,表面不设品位,指板上嵌以三个铜钱和三块铜片为饰,琴杆左侧置八个T形弦轴,张八条钢丝共鸣弦。琴杆下端与琴箱相接处两侧,置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木制护角。琴杆上端山口骨制,竹制长桥形琴马,琴底设有缚弦。琴背通体雕刻出凸条图案纹饰。这件制作精细的热瓦普,出自哈密民间艺人之手,1963年,音乐研究所的民族音乐学家简其华先生赴新疆采风时,将其由哈密带回。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演奏姿势和方法,均与多朗热瓦普相同,但琴头抬起的角度较小,约为30°角。五条主奏弦,其中有两组为双弦同音,定弦为:e、a、d1,七条共鸣弦定弦为:g、a、c1、d1、e1、g1、a1。音域e—a1。演奏以原把位为主,一般不换把位,高音旋律常常在共鸣弦上弹奏。可用于独奏、合奏伴奏,也常用于自弹自唱的热瓦普弹唱,并已成为“哈密 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www.18art.com

参考资料

http://www.cnr.cn/folk/wei/fengsu/200208060115.html 

#$$$$$$$$$$$$$$$$$$$$$$$$%

http://www.cnr.cn/xjfw/ykx/200606/t20060621_504227840.html #3$$#%%%%%%%6$

http://www.wenhuacn.com/guoyue/article.asp?classid=115&articleid=2824 #$$$$$$$$$$$$$$$$$$$$$$$$%

附件列表


316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曲锣    下一篇 双管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