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音缸鼓 |
定音缸鼓又称
民族定音鼓,是在缸鼓的基础上,吸取西洋定音鼓音高的特点改制而成的。鼓框木制(也有改用玻璃钢制的)。定音缸鼓分大、中、小三种,可调节音高。用低音谱表记谱。鼓皮的质量和天气的变化都对鼓音高有影响,在使用时要注意
调准音。
www.18art.com
简介
|
定音缸鼓 |
古乐器一般都具有双重功能——表现性和实用性。即是说这些乐器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劳动生产的工具,或是生活用具。如在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有:“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文中所说用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而“拊石击石”则是先民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以伴奏化装成百兽的原始舞蹈。又在《汉书·杨恽传》:“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这一记载,描述了人们酒后兴趣大发,一面敲击盛酒用的器皿缶,一面仰天歌唱。古时的石磬可能导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工具。可以这样设想,先氏们在长期
劳动过程中,逐渐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于是发明了磬。乐器的实用性不仅表现在某些乐器原来是
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器,并且人们用它们来传递一些特定的生活信息。如击鼓出征、鸣金收阵、晨钟暮鼓、打更报时、
鸣锣开道、击鼓升堂等。
#$$$$$$$$$$$$$$$$$$$$$$$$%
分类
|
定音缸鼓 |
在中国有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以
吹奏口弦传递爱情的信息,口弦成了表达爱情的工具和信物。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达和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和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是绝无可能,只有当人类掌握了较高的冶炼技术才成。也只有当养蚕业和缫丝业的发明和发展,才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先秦时期的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70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即有29种,打击乐器有鼓、钟、钲、磬、缶、铃等21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2种。由于乐器品种的大大增加,于是在
周代时产生了根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在
湖北随县曾侯乙大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64件编钟,或是在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都向我们揭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它是
中国古代乐器光辉创造的见证。自秦汉以来,又不断涌现出新乐器。如秦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
弹弦乐器——“百姓弦鼗而鼓之”。弦鼗是一种圆形音箱、直柄的琵琶,后至汉代发展成四弦十二柱的“汉琵琶”,又称“阮咸”。
#$$$$$$$$$$$$$$$$$$$$$$$$%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的民族,自汉以来,广泛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乐器。如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时张骞通西域时
|
定音缸鼓 |
传入的横吹(亦称横笛);
汉灵帝时传入竖箜篌(曾称胡箜篌;约在公元350年前后的东晋时,从
新疆、
甘肃一带传入了“曲项琵琶”,明代传入了
扬琴和
唢呐等。这些外来乐器,经过不断地改进,使它们逐渐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
中国乐器发展史中,值得注意的是拉弦乐器的出现大大晚于打击乐器、
吹管乐器和弹弦乐器。据
文献记载,唐代(公元618—907年)才出现以竹片轧之的“轧筝”和“奚琴”(在宋时作“嵇琴”)。宋时的嵇琴用马尾弓拉奏,并出现了“胡琴”的名称。如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云:“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如怨单于。”自元代之后,在奚琴、胡琴的基础上发展成各种类型的拉弦乐器。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对传承乐器的音质不纯、音律不统一、音量不平衡、转调不方便、
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不统一、在综合乐队中缺少中低音乐器等不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并涌现了许多成果。
www.18art.com
乐器起源
|
定音缸鼓 |
中国乐器中,打击乐器
历史最悠久,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在
传统上,分为鼓、锣、钹、板和钟五类,若依制造材料来分,又可分为金属、竹木和皮革等三类。它们的演奏技能和表现力极为丰富,音响具有特色,不仅使乐器的节奏鲜明强烈,且具有极深刻的感染力,尤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民间音乐中十番锣鼓、潮州锣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和辽宁鼓吹等,俱是以打击乐器见长。在现代国乐团中钟类很少使用。一.
鼓类乐器:历史记载中,打击乐器以鼓的出现最早,殷墟甲骨文自已有“鼓”字。鼓类乐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演奏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丰富的表现力,除用以合奏或伴奏外,某些乐种中还作为独奏乐器使用。 大鼓 Dagu (Iarge drum) 大鼓也叫大堂鼓,为较大型的鼓,一般鼓面直径在一尺半以上。由
木制的圆桶上下端蒙以两块面积相等的牛皮而成。一般摆在四脚的木架上演奏,奏时用两根木槌敲击鼓面而发音。音色低沉而厚实。定音缸鼓 Dingyin Ganggu :定音缸鼓,为可定音的大鼓,根据
缸鼓〈花盆鼓〉改良而成。
乐队中经常以两个或三个为一组,两个一组的多定为主音及属音,三个一组的则增加下属音、上属音或下中音等其他音。二.锣类乐器:锣是我国使用得最广泛的打击乐器之一,最初流行於中亚与东南亚一带,於西元六世纪前期传入我国,当时是叫“沙锣”。随著戏曲艺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改进,使锣成为具有丰富表现的乐器。锣的种类很多,有的锣具固定音高,有的锣击后音升高,有的锣击后音降低。锣是体振乐器,结构简单,锣身呈圆形弧面,通常四周有边框,用槌敲击中央部分,震动发声。 云锣 Yunluo cloud gong
云锣为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民间叫九音锣。通用的云锣有十面小锣,悬于木框之间,或将木框抵在桌上,右手用小槌敲击之,(大型云锣,则用木架立於台上)其立位排列各不相同。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3$$#%%%%%%%6$
结构组成
|
定音缸鼓 |
由鼓身、
鼓皮、
定音系统和
鼓棰等部分组成。使用材质:鼓身:金属结构;鼓皮:牛、羊、驴皮均可, 或使用合成材料。鼓棰:短木棰。根据演奏需要决定是否在一端包以弹性材料。乐器特色:属单皮膜鸣乐器,造价昂贵。定音鼓可发出固定频率(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音色柔和、丰满,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为
单奏和
滚奏两种,单奏多用于节拍性伴奏,滚奏则可以模仿雷声,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为色彩性打击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普通打击乐器所能比拟。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7世纪传入欧洲以来,就一直是
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声部的固定乐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乐器,也适于其他各类
乐队。定音鼓在规格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在交响乐队中通常设置三到四个,由一名乐手演奏, 可达到鼓声本身的和声效果。从表面上看,定音鼓几乎算是最易
演奏的乐器了,但实际上鼓手需要相当大的自信和时间感才能成功地驾驭它。鼓手经常要默默地静坐若干时间,随后数着
章节,在非介入不可的当口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击,稍有差错便会人尽皆知。
#$$$$$$$$$$$$$$$$$$$$$$$$%
音色
|
定音缸鼓 |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
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
板鼓、
排鼓、
象脚鼓等。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
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典型乐器:堂鼓(大鼓)、
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
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全部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
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钟 、钟(汉族) 、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
法铃(藏族) 、
腰铃(
满族) 、花盆鼓(汉族) 、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
基诺族) 、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萨巴依(维吾尔族) 。
www.18art.com
缸鼓
|
定音缸鼓 |
缸鼓及定音缸鼓都属
打击乐器。因形似花盆,因此又称花盆鼓。这种鼓的演奏技巧和堂鼓大致相同,用双木槌敲击。这种鼓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中,有时也用于独奏。现在的
缸鼓吸收了西方定音鼓的特点,将其改制成了有音高的定音缸鼓。它的鼓框用金属制,周围装有八副螺旋,用来调节鼓面张力、改变音高,其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
铁架上,可转动鼓身微调音高。另外铁架的下面装有踏板,利用
踏板也可使音高升降。演奏时,往往根据
乐曲的需要,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
参考资料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875849.html #3$$#%%%%%%%6$
2、http://baike.baidu.com/view/158172.htm
www.18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