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百科-书画艺术网旗下最专业最具权威的书画艺术百科  > 所属分类  >  人体艺术   
[218] 评论[0] 编辑

童谣

童谣
童谣
童谣,应该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於没有文字的族群都有童谣。传统童谣属於民间文学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基本上童谣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与唱的都可以归类为童谣。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每一个婴儿一生下来,不论是在母亲怀抱里,还是在摇篮中,都会在温馨的童谣陪伴中,快乐的成长;可以说,童谣是人的一生里最早受到熏陶的启蒙文学。

#3$$#%%%%%%%6$

相关历史

童谣
童谣
童谣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久矣夫”的了。《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中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它比“老资格”的,就只有《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了。综观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政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从明代开始,在继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的童谣。明代以前大概也有非政治性的童谣,只是由于无人搜集记录下来,所以就湮灭了;即使记下来一点,也往往被附会到政治中去了。明代是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大量产生的时期,当时有一批人,冲破宋元理学的束缚,思想比较解放。他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许多领域,加上当时印刷业的兴盛,童谣的创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较好的成绩。现存中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是明代吕坤于1593年编成的《演小儿语》,此后,这方面的专集才逐渐多了起来。 #3$$#%%%%%%%6$

从现有材料看,中国古代童谣大体上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状况:乱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元代,政治上黑暗,内外战争频繁,国家分裂,生灵涂炭,反映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童谣也就比较多。在每一个王朝中,一般又是末期比早中期多,像秦末、汉末、元末.明末等时期,都是童谣大量流传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乱世和末世,政治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政治力量都努力表现自己,其中就包括用童谣为自己造舆论。所以,有着产生童谣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这时统治者的钳制力则相对削弱,使那些生产出来的童谣不至于全部被扼杀。新上台的统治者对那些替自己造舆论的童谣,固然会乐于保留,就是对那些诅咒被推翻的统治者的童谣,也往往持一种容忍的态度,甚至也乐于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顺乎天心,合乎民意”的证明。反过来,在每一个王朝的初中期,统治阶级的统治相对稳定,除了歌颂升平的东西之外,真正有战斗力的童谣就不容易创作和保存下来了。 #$$$$$$$$$$$$$$$$$$$$$$$$%

具备的特质

童谣
童谣
一是语言平白易懂。童谣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对象为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童谣自然要平白如话。请看胡木仁的童谣《娃娃长大了》:

www.18art.com


裤衩,短了。
鞋子,小了。
妈妈,笑了。
娃娃,长了。.整首童谣,只有十六个字,语言平实,孩子一听就懂。 #$$$$$$$$$$$$$$$$$$$$$$$$%

二是声韵自然活泼。童谣和其它艺术形式不一样,它十分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是因为唯有强调音韵之美,强调音乐性,孩子才能琅琅上口的记诵。如的《雨铃铛》:

#$$$$$$$$$$$$$$$$$$$$$$$$%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一串一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金波这首童谣,一韵到底,给孩子一种音乐美的感受。

#3$$#%%%%%%%6$

三是句式短小生动。中国古典童谣,大多以三、五、七个字为一句,其句法以“齐一式”和“长短式”为多。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童谣,出现了“自由式”,句式更为活泼多样。那么,什么叫“齐一式”呢?就是整首童谣,以两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二二式”;三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三三式”;四个字一句为方式叫“四四式”;五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五五式”;七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七七式”。那么,什么又叫“长短式”呢?即整首童谣,以“三五、五七、三七、三五七”的方式表现出忽长忽短,这样的作品,叫作“长短式”。那么,什么又叫“自由式”呢?即整首童谣,没有固定的字数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不管是什么形式,童谣都短小精悍。如刘育贤的《过山车》为“三三式”: #$$$$$$$$$$$$$$$$$$$$$$$$%
上天了,入地了,
腾云了,驾雾了。
过山车,下山了,
我变成,流星了。这首童谣,句式整齐,全部为三字句,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 #3$$#%%%%%%%6$

童谣
童谣
四是情意俏皮有趣。这就是说,童谣是针对孩子创作的口传文学,自然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语言要俏皮,富有意趣。如樊家信的《孙悟空打妖怪》: www.18art.com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
后面跟着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沙和尚

www.18art.com


沙和尚,挑着箩,
后面来了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
骗过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
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www.18art.com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灭光。这首俏皮有趣的童谣,孩子们会一边唱,一边乐不自禁。
www.18art.com

童谣
童谣
五是想象奇特幽默幽默是人生的财富,富有幽默感自然是童谣的重要内容。如金波的《大老哥打猎》:

#3$$#%%%%%%%6$


大老哥,大老哥,
大话一吹一大车:
“我打猎,枪法准,一枪撂一个!”
大老哥,大老哥,
哼哧哼哧上山坡;
上山坡,去打猎,子弹带得多。 #3$$#%%%%%%%6$
老哥模样真威武,
钻进树林打老虎;
老虎张嘴牙齿长,
吓得老哥去打狼;
狼一哼,打狗熊;
熊一叫,打山猫;
山猫睡觉打呼噜, www.18art.com
吓得老哥打松鼠;
松鼠跳,树叶掉,
老哥抱头往家跑,
大老哥,真好笑,
去打猎,连根兔毛也没捞到。这首诗带有强烈的讽喻意味,让人读后会爆发出一阵笑声,笑得开怀,笑得惬意。但从诙谐幽默的笑声中,却悟出了做事要专一的道理
#$$$$$$$$$$$$$$$$$$$$$$$$%

童谣的五个方面的特质告诉人们,童谣最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它是孩子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伴侣,是孩子心灵的雨露和精神的家园。没有童谣陪伴的童年生命,是乏味的,寂寞的,枯萎的;有了童谣陪伴的童年生命,则是美妙的,多彩的,滋润的。

www.18art.com



《北京欢迎你》现在已经是传唱度极高的一首奥运歌曲。这首歌的曲作者小柯参加了BTV-8的《北京青年奥运非常道》节目。在录制现场,他回忆起当初的创作过程时说:“现在的流行音乐大多是沿袭西洋风格的。我接到这个任务时,就想用最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结果首先想到了童谣、歌谣。”小柯说,写这首歌时,自己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水牛儿》这首歌。为此,《北京欢迎你》的第一句也特地找了个小女孩来演唱。现在听到大街小巷都在传唱这首源自童谣的《北京欢迎你》,小柯坦言有种“使坏得逞了的高兴感觉”。而这首歌被演绎出了众多民间版本,更让小柯兴奋。 #3$$#%%%%%%%6$

具备功能

童谣
童谣
一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纯正高尚的道德情操。根据学者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在四岁以前就完成了百分之五十;四岁至八岁完成百分之二十;其余的百分之三十,是在八岁以后完成的。这一研究成果,说明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智力发展是十分迅速和惊人的。抓住幼儿智力发展的良好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纯正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3$$#%%%%%%%6$

二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孩子美好的情感,要从小培养,而通过童谣的传唱,对美好情感的陶冶极为有益。

www.18art.com

三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首先是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使孩子一生获益。童谣这种艺术形式,在孩子的传唱中,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3$$#%%%%%%%6$

四是有利于培养、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如何,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兴衰。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首先要进行创造力的教育,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童谣往往展开大胆的想象,使孩子如天马行空,张开想象的翅膀

#3$$#%%%%%%%6$

五是有利于培养孩子巧慧的心智,开发孩子的智力。幼年和童年,是孩子智力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童谣蕴含丰富的知识性,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十分有益。

#3$$#%%%%%%%6$

六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婴儿起,便开始牙牙学语,而童谣铿锵悦耳的音韵,自然合节的美听特质,恰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启蒙老师。经常传唱童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3$$#%%%%%%%6$

童谣像孩子从幼年到童年的一道大餐,缺少了它,孩子就会患营养不良症,很难身心平衡地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原先的一些旧童谣,已不能适应孩子的需要,这就要求人们童谣作家,尤其是广大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广大中小学生拿起笔来,创作出适应孩子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的新童谣来。童谣的创作要手法多样,拟人、夸张、重迭、反复、排叙、对比,比兴繁富,色泽浓郁,有雅有俗,亦庄亦谐,使童谣园地异彩纷呈,相映生辉。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童谣创作,才能使童谣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童谣,他们呼唤更多更好的新童谣问世,呼唤更多更好的新童谣伴随着他们茁壮成长。 #3$$#%%%%%%%6$

时代反映

童谣
童谣
几千年过去了,凡是社会人事有重大变迁的时代,凡是新旧变革的时代,人们都可以通过这种民间的声音,了解它们真正的社会效果,从而认识和了解一个时代。因为它可以以小显大,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社会人生。
#3$$#%%%%%%%6$

50年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60年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3$$#%%%%%%%6$

70年代:“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
80年代:“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90年代:“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我。” www.18art.com

是否远离新时代

童谣——儿童们从前的流行歌曲,曾经承载了过去的儿童,如今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太多的欢乐与梦想。新的时代,当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时候,童谣似乎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走向边缘,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www.18art.com

辉煌童谣:人们是否了解。童谣作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童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童谣流传地域之广、流传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也早就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之有关的著述、文集也数量惊人。北京作为普通话的发祥地,也即是童谣产生、发展的核心地带,成为京味文化的重要内容,以至如今的人们在撰写《燕京风土录》时,也不忘为北京的童谣留下重重的一笔。作为一种文化、文艺形式,童谣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有人说,过去童谣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是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单一、单调的社会文化生活,反而为童谣的存在、发展提供了土壤。天性好动、喜欢扎堆嬉戏的儿童在学习之余,三五同伴,手做游戏,嘴哼童谣,在半梦半醒中,任时光流逝。

#$$$$$$$$$$$$$$$$$$$$$$$$%

童谣
童谣
著名作家、童谣专家金波曾深情地回忆:我从童谣中获得的精神财富实难细数。他回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以她醇厚的乡音为我诵唱童谣。那纯乎于天籁的声音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童年的许多事情早已淡忘,唯有这童谣一直伴随着我。金波说,他也因此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金波感叹,那时修,母亲或祖母为我们诵唱童谣,真如飞珠溅玉一般,在我们的心灵中荡起多少美丽的涟漪!那优美的文词,动听的韵律,让我们耳熟能详。那超轶的睿智,讥讽的谑笔,使我们解事识礼。而俏皮的揶揄,幽默的意味,更能使老少妇孺都忍俊不禁。至于那些实用的童谣,训练了我们学习语言,教我们认识了草木鸟兽之名,获得许多生活常识。哼唱朴素无华、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幽默诙谐又涉及动物、生活常识、语言、游戏、忆旧等各种内容的童谣成为许多过来人童年、少年时的必读课。

#$$$$$$$$$$$$$$$$$$$$$$$$%

尴尬童谣:是否正在远离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时候,它却似乎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走向边缘化,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如今几乎找不出一首孩子们常挂嘴边、广为流传的新童谣,是产量太少,还是质量不高?或根本就是无论好坏,孩子们首先就没有需求。业内的人士说,其实从量上说,这些年新创作的童谣并不少,新童谣的创作者与推行者大有人在。但从质上讲,现代童谣又的确缺少为孩子们易记易诵的佳作。至于孩子们是否有需求的问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童谣(儿歌)问题专家、作家樊发家,从反思的角度提到了前一时期在孩子们中间广为流行的灰色童谣。他反问,如果在新的时代里,童谣这种文化形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那么为什么一些内容不算健康的灰色童谣却能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确,灰色童谣的流行,能带给家长们、教育工作者们、社会学家们一系列联想与反思。 www.18art.com

樊发家提供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如今市场上关于童谣的书籍一直销路不错,特别是传统童谣内容的图书销路最好,以至不断出现再版、盗版的情况。这个事实显然反映出,众多家长们在内心里对童谣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教化作用是充分认可的。这些事实是否都在提醒人们:虽然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特别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确实是在日趋多样化,但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并没有失去存在的价值,人们的任务是如何将这种文化形式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创造与发展。从微观的角度讲,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需求也是流动的,他们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年人去引导。当人们提供的产品足够健康又足以满足他们好闹好动好新奇的天性时,他们的兴趣点就会良性转移#3$$#%%%%%%%6$

新童谣:应该靠什么流行。那么,新时代的新童谣又应该靠什么去流行、去发展呢。谈及此话,作家金波与樊发家一致认为,这还要靠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相比之下,童谣或儿歌的“艺术魅力”应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童情童趣”应是它的核心。太过说教和成人化都是大忌,寓教于乐是方法。金波举例,在成人看来没有太多含义与内容的“小老鼠上灯台”,在孩子们眼中却充满了情趣。活泼、狡猾又喜欢乱爬乱钻的小老鼠,为偷油吃,无意中被困灯台后吱吱乱叫的情景极具画面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孩子们眼中却实在是有趣的一个场景。于是,这首童谣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金波与樊发家都认为,与社会的需求相比,如今最缺少的恐怕是优秀童谣的创作者与推广的方式。

#3$$#%%%%%%%6$

金波说,过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小喇叭”、“星星火炬”节目,不断有优秀童谣在节目中推出。樊发家介绍,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作家协会专门号召全国所有作家,每年至少要为孩子们写一篇作品,一些知名的作家如冰心艾青贺敬之臧克家郭小川等都曾参与其中。于是,那个时期也就成为中国优秀童谣的丰产期。相比之下,如今专门从事童谣研究、专门从事童谣创作的人就太少了。由于童谣的创作不被社会重视与认可,也就很少有有分量的作家愿意投入童谣的创作。金波与樊发家都表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全社会的一致努力 #$$$$$$$$$$$$$$$$$$$$$$$$%

童趣难忘

童谣
童谣
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那首《小小子儿坐门墩儿》了。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几乎没有不会的。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首童谣仍然是大人哄孩子的“主打儿歌”——“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天早晨给你梳小辫儿。”这首童谣何以逗得孩子发笑,按照漫画大师方成先生的解释,是“利用儿童幼稚心理和成人世界之间很大差距的矛盾,造成滑稽效果。”仅我所知,光“小小子儿”就有好几个段子,有坐井台儿的,有上庙台儿的,甚至同一首有多种版本。即兴加词儿也好,改换辙口也罢,只要孩子唱着高兴就够了。
#3$$#%%%%%%%6$


多年的光阴,有如飞转的陀螺,多少往事在记忆中淡漠,可儿时的童谣至今深记不忘。假如有一个“老北京童谣排行榜”的话,那么这两首肯定榜上有名。一首是:“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吱儿的叫奶奶,奶奶拿个包子哄下来。”另一首是:“小板凳儿,四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给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仨头。”前面这首讲的是一位可爱的老奶奶,手里拿着香喷喷的包子,才把溜到灯台上偷油吃的老鼠哄了下来。我猜想,在老奶奶的心目中,那个馋嘴的小耗子不就是怀里抱着的大孙子么。而后一首很像“我”和奶奶合演的一出滑稽戏;孩子倍儿孝顺,又是给奶奶嗑瓜子又是煮面;而奶奶呢,故意挑刺儿,为的是拿小孙孙开心。寥寥数语,却怎么琢磨怎么可乐。 #3$$#%%%%%%%6$

如果说小小子儿系列是说给男孩子的,那么下面这三首则是唱给小闺女听的,其一:“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儿都来了,我家的闺女儿还不来,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纂儿”;其二:“二月二,接宝贝儿,走路浑身不得劲儿,搬个板凳儿我坐会儿。点个火,抽袋烟,问你婆婆住几天?多了一个月,少了二十天”;其三:“丫头丫,会看家;偷老米,换芝麻;芝麻细,油炸蜜;枣儿糕,热火烧,撑着丫头叫姥姥。”实际上,大人给孩子说童谣的时候,根本不考虑什么姑娘小子,想起什么唱什么,图的是个乐儿。

www.18art.com



童谣
童谣
一边做游戏一边说唱的童谣更让人感兴趣,像两人双手对握模仿拉锯的那首:“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背着也不去,抱着也不去,叽里咕噜滚着去。”还有一首《打花巴掌》,词儿美腔也美,格外喜欢。玩时两人对坐,交叉击掌的同时,先说后唱:“打花巴掌嗨,正月正,老太太爱看莲花灯。烧着香儿,捻着捻儿呵,茉莉茉莉花儿呵,穿枝莲呵;江西腊那个艾康尖呵”词尾部分全是与时令相应的花名,好像是从正月唱到九月,点着的小红烛,满街跑着玩的。
www.18art.com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年味一天浓似一天。小的时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样,最盼的就是过年了。与此同时,一首首伴着稚嫩童音的儿歌,也随着年的到来荡漾在胡同和院落中——“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这些带着年味的童谣所折射出来的风俗民情,大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今天的孩子是体味不到了。 #3$$#%%%%%%%6$
  
童谣
童谣
小院里,星光下,晚风中,母亲哄着我哼唱童谣的情景恍如昨日。稍凝思,一幅古都市井生活的风俗画便在眼前展开,透着那么古朴,那么悠闲,那么祥和。但愿今天的孩子也能拥有几首属于自己的童谣,永远留在他们温馨的记忆中。好童谣是什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和北京市许多热心于教育的人士一道,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广新童谣。金波认为,传唱好的童谣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童谣是低年级段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对于那些认字不多,阅读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这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www.18art.com


童谣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往往和音乐形影不离。金波认为,童谣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纽带,它和舞蹈绘画等很多艺术有着很深的关联,从小传唱童谣有助于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像北京市宣武区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既鼓励孩子吟唱童谣,又鼓励孩子表演童谣,画童谣中的情境,让孩子从多方面受益。谈到孩子参与童谣创作,金波认为,培养孩子的艺术创作从新童谣开始最理想,也最符合孩子的天性。创作童谣不像写小说、编故事那样让孩子难以适从。从自身实际进行创作,可以把孩子的天性调动起来。
www.18art.com


中央教科所专门从事德育研究的刘惊铎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有利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他说,童谣往往具有评判、价值判断的功能,对好的事物进行褒奖,对坏的事物进行讽刺,好童谣的传唱有利于将价值观念融透到孩子的内心,同时它的褒贬功能有利于孩子是非辨别能力的锻炼。他认为,传唱童谣还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不单单有助于孩子情绪的宣泄,还是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成人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钥匙。“童谣就像压缩饼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世界优秀文化的传统因子,它的文化含量和道德含量都非常高,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刘惊铎说。

www.18art.com

相关词条

儿歌音乐节奏活泼幽默

www.18art.com

参考资料

1、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4-07/23/content_5617844.htm
2、http://www.whysb.net/arts/data/2005/0928/article_699.htm

#3$$#%%%%%%%6$

3、http://www.shenmeshi.com/Recreation/Recreation_20080730114621_2.html #3$$#%%%%%%%6$

附件列表


218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陈丽佳    下一篇 恩琪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